原标题:被反垄断调查,就能否定互联网、马云?
近日关于阿里巴巴的反垄断调查已经告一段落,这是最近几天才有的消息,间隔阿里巴巴因为收购银泰涉嫌违规被处罚也不过十天左右,而大多数人都认为互联网反垄断已经成为当前的大势,阿里巴巴的股价因此而暴跌,甚至于很多分析师还认为互联网企业可能会遭受到严监管,未来的处境很不妙。
但事实是在相关的监管部门进入阿里巴巴调查仅一天相关的工作就已经完成,也就是说这种调查并不是长期、深入的调查,而调查的内容、相关事宜也都是流程化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也让外界对于阿里巴巴的信心增强了几分。确实,阿里巴巴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些许的问题,单凭如此就能否定互联网的发展大趋势否定马云和阿里巴巴在行业市场带来的变革、做出的努力?
互联网反垄断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互联网行业是最近二十年来发展最快的行业,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首的三大巨头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在自己发展业务的同时投资了大量的创业企业和新兴平台,试图投中下一个风口。尤其是拼多多、滴滴等巨头平台,通过短短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公司实力大增,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传统行业企业几十年的业务积累,发展水平之高、速度之快是多少年都不曾见到的。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发展速度太快了,相关的行业监管和法律法规措施都没有能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导致行业内出现了很多法律所触及不到的地方。互联网巨头大肆收购其他行业企业,并借助互联网的基因帮助他们进行改造,然后再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资本运作,以达到提升商业价值的目的。
而互联网垄断的本质就是利用市场占有率来提升资本价值,进一步拿出一个更好的业务数据,以此来获得更长久的商业生命力。而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来说,他们有着绝对的实力和资本去开展多行业的业务布局,并通过平台收购的手段来促进市场的繁荣。虽然这个手段看上去有点不雅,但从资本的角度来讲,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行业的繁荣并提升资本对于平台业务的未来预期,所以多数的资本是愿意入场接盘的。也正是因为此,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运作。
阿里巴巴和马云做错了?
无论是阿里巴巴收购银泰商业,还是此前的店铺商家“二选一”的问题,都落实在“垄断”这两个核心的字眼上。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通过资本的手段来拿下竞争对手是属于商业操作行为,但对于市场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就拿外卖市场来说,阿里巴巴拿下饿了么之后还收购了百度外卖,最后形成了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相互竞争的格局,而事实是平台都已经具备了议价、定价权,而所谓的互联网杀熟的情况也是也时有发生,这归根到底还是“垄断”市场之后造成的。
马云建立阿里巴巴使得国内互联网行业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举,而马云本人也是扮演者一个互联网电商教父的角色,带领阿里巴巴不断前进,推出了天猫、支付宝、菜鸟物流和阿里云等优秀的平台。但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阿里到处收购平台,让整个创新市场陷入了资本竞争的恶性循环,阻挠了市场的健康发展,这种做法又确实是不妥的。
无论马云如何做公益、做慈善,阿里巴巴都是一个企业,它的经营活动是属于商业行为,既然有商业行为参与其中,那么其首要考虑的自然就是商业利益。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和马云其实是需要分开来讨论的,马云从阿里巴巴退休之后,他本人更多的是代表自己,阿里巴巴的商业行为只能是阿里巴巴以它自己的利益为先。所以,阿里巴巴和马云都是在做各自的事情,不能混为一谈。
互联网行业引领的数字化发展大趋势不能变
互联网的发展促成了很多行业的变革,提升了多个行业的发展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当前全球发展都是以数字互联网为基础,比拼的是科技实力。谁能在科技上更领先,谁就能占据主动权。所以,即便是反垄断调查还在继续,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不能变的,马云的功绩也是不会被否定的。
即便是现在的阿里巴巴身陷不利的处境之中,也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怪到马云的身上,蚂蚁花呗、借呗以及其他金融产品确实是方便了很多用户,所谓的无抵押贷款也是在蚂蚁大数据的基础上为符合要求的用户开通的功能,并不会随意给用户发放贷款。如今涉及到的垄断和“二选一”的问题也确实值得调查,不过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就去否定马云显然是被舆论左右了判断力,是不可取的。
笔者认为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发展速度快是好事,它让人们的生活更好了。监管层面和法律层面的不足应该多从他们本身的角度出发,去提升自我,而不是将责任都归咎到互联网行业上来,这样反而显得本末倒置。我们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和立法,多下点功夫去规范互联网行业,而不是去抱怨它们,去阻止行业的发展,甚至于攻击创始人。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