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SME科技故事
这两周,随着我们从坎坷艰辛的2020小心翼翼地跨入一切未知的2021,一股寒潮也由北往南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
连广东人民也穿上了(一年穿不上几天的)羽绒服,可以看出真的是凛冬已至。但随着天气的骤然降温,医院里被灼伤的患者也突然多了起来。
这里面有因为意外不小心被烫伤的,也有取暖时操作不当被灼伤的,更有本来是小问题,却因为患处处理不当最终弄到需要到医院进一步处理的。
那么,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如何避免各种频发的灼伤问题?不慎受伤时又应该避免哪些常见的患处处理误区呢?
首先,与面对其他疾病一样的,我们需要明确灼伤的定义及其致病因素。
严格来说,皮肤或其他身体组织因热力、电力、化学物质、摩擦或辐射所造成的创伤,都被称为“灼伤”。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的当然就是热力造成的灼伤,晒伤、烫伤、烧伤等都属于这种。
除此之外,化学物质引起的灼伤也值得我们重视并学习相关的紧急处理知识。几天前某大学那起骇人听闻的泼硫酸案件,就是典型的化学物质灼伤案例。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其危害远大于普通灼伤。
最广泛的化学灼伤应该是战争中的芥子气引起的严重烧伤一般来说,灼伤可以根据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级别。
仅仅让我们的皮肤变红而不起水泡的轻度灼伤,一般被称为表皮灼伤或一级灼伤,持续三四天后一般可以自行痊愈。
而当受伤程度深入到表皮以下的真皮层,就会让我们的患处冒出水泡。这种被称为二级灼伤的情况是最疼痛的,往往需要长达一两个月才能痊愈,而且很容易留疤。
一级/二级灼伤示例万一到了三级灼伤的程度,有个好消息是:你就不会太疼了。而坏消息是:这是因为灼伤区域已经扩大到了全层皮肤,大部分的“感受器”都已经烧坏了。
四级灼伤则更深入到肌肉、肌腱甚至骨头的部位,会导致伤口发黑甚至需要切除坏死的部位。
三四级灼伤就不放实例图片了 有兴趣的朋友请自行搜索查看对于各种情况下的灼伤,最常见的认知误区就是各种“土疗法”盛行。
用芦荟植株的汁液涂抹,用牙膏擦拭,甚至还有用猪油涂抹患处的……这些都是大错特错的处理方式,更别说还有抹泥土、树叶、香灰或者牛粪的“地区传统疗法”了。
这些“疗法”最主要的共同问题在于,他们所使用的东西对于人体来说都是充满了感染源的污物。本来灼伤已经让皮肤打开了一个容易感染的伤口,还直接往上面糊一层异物,就极容易造成创面感染。
严重灼伤的治疗过程中,极重要的就是保证创面的无菌环境,防止感染导致患处病情恶化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很多灼伤是由热力引起的。就算是浓硫酸造成的化学灼伤,最主要的伤害也是来自于硫酸与皮肤接触反应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热能。
而上述这些在伤口上涂抹的千奇百怪的东西,都会阻止患处的散热,从而加重灼伤症状。再想想看猪油有多“保温”,泥土有多脏,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这些土疗法都是离谱到难以置信的做法了。
基于热力灼伤的原理,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明白了普通灼伤之后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给患处降温。所以最普遍常用的正确做法,就是寻找随处可见的水源,并迅速用冷水持续冲洗烫伤的部位。
这下你知道为什么有些冰做的角色不怕火了吧(大雾)或许有读者会有疑惑说:那自来水中不是也有细菌吗?不会造成患处感染吗?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权衡利弊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刚刚被热力灼伤的皮肤视为一片正在燃烧的森林,“火势”是逐渐从表层皮肤往里面蔓延的,一层水分被蒸发完了,就往下一层灼烧。
而此时及时往皮肤上大量冲水,就很可能直接通过降温“灭火”。如果火势被控制在表皮灼伤而已,那下面还有好几层保护呢哪会那么容易感染。而如果不冲水冷却,等造成了二级甚至三级以上的灼伤,空气中的细菌都够你受的了。
所以总的来说,面对刚刚发生的热力灼伤基本只有一个处理原则:冲水大法好。
若延误酿成了二级以上的灼伤,可是极易留疤的俗话说防胜于治。
除了紧急处理灼伤的方式,我们更需要清楚防止被灼伤的做法。最根本的当然就是远离热源,烧水、做饭、使用电热毯等时候都要万分小心,特别是对温度不敏感的老人和小孩要更加注意。
而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的是,看似人畜无害的暖宝宝和热水袋也可能引起一种叫做“低温烫伤”的症状。只要皮肤接触的物品温度达到44°C,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就会出问题。
很明显这个问题猫猫也遇到过这些冬天里的取暖设备能让我们根本感受不到“被烫伤”的感觉。那么问题来了,根据前文所说,感受不到太多痛觉的灼伤一般是几级?——没错,一般是十分严重的深入皮下组织的三级灼伤。
所以医疗人员一般不推荐大家在睡眠的时候使用这些容易引起烫伤的物品,如果没暖气又没一身正气的可怜兮兮的南方同学们一定得用的话,请务必不要裸睡。隔着衣物并控制好温度及同一部位的使用时间,就能极大地降低被灼烧的可能性。
不过说到底,最安全靠谱的保暖方式,还是找个恒温动物暖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