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种业被“卡脖子”?农业农村部官员:总体供应有保障
中新社三亚2月7日电 (记者 王晓斌)首届中国种业发展论坛暨种业投融资研讨会2月6日至7日在北京、海南三亚两地连线召开。与会专家、官员认为,中国种业立足国内有保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应加大对种业发展的投入,通过种业的率先现代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近一段时间以来,
社会各界担心中国种业是否存在被‘卡脖子’的情况。我们判断,总体上供应有保障,风险也可控。”中国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通过在线视频说,中国农作物特别是粮食种子完全依靠自身能够解决,“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猪牛羊等畜禽及部分特色水产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少数畜禽、水产、蔬菜等种源来自进口,部分可替代。此外现在中国有外资种子企业25家,他们市场份额仅占3%左右,进口种子在农作物育种中也仅占到0.1%。
孙好勤强调,虽然目前中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的面积占比超过95%,但在种子资源保护利用、科技自主创新、企业发展水平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和差距。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进一步指出,在中国农业良种培育中,畜牧业、水产业、油料、饲料、蔬菜、水果等新品种的研发是突出的薄弱环节。中国农业结构中,种植业与畜牧养殖业的比重为6:4,发达国家的比重一般为3:7。“从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和食物需求来看,种植业与畜牧养殖的比例进一步调整到5:5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已是畜牧业生产大国和畜产品消费大国,种植业与畜牧养殖业比例的变化意味着巨大的结构性的改变,畜禽种业是这种变革关键。
据全国畜牧总站站长王宗礼介绍,目前中国畜禽种业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了75%,畜禽种业安全有保障,风险亦可控。但种源保障总体处于低水平,存在安全隐患。如白羽肉鸡祖代种鸡基本靠国外引进,虽不会一卡就死,但会影响肉鸡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猪牛羊10%到30%的核心种源尚需依赖进口。
“应以畜牧业的优良品种和蔬菜的优良品种为重点,加快科技创新、切实解决相关品种的培育和发展问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建议,中国应抓紧制定新的种子安全方针,制定“十四五”时期种业发展规划,将国家级的育种中心建设纳入“十四五”时期新基建的重要内容,把海南等省份的育种基地建设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