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乘风破浪 勇立潮头引领高质量发展 整装再发 魅力高新书写新时代答卷

时间:2021-02-11 13:45:52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乘风破浪 勇立潮头引领高质量发展 整装再发 魅力高新书写新时代答卷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市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步履依然稳健坚定。

回顾这一年,西安高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坚持以实业立区,以创新发展为根基,以项目带动为抓手,持续夯实实体经济、打稳制胜根基,全年经济高位维持稳健运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活力。

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高新区各级各部门迎难而上,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重点项目及时开工;优化营商环境15条、“双招双引”10条等政策的出台,免除了企业家们的后顾之忧;疫情之下,企业主动担当,一系列创新成果的问世,让“硬科技”再次成为了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三改一通一落地”“名校+”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稳步推进,更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一幕幕催人奋进的场景,组成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图景。在政策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带动等多重助力下,2020年全年,高新区抗住疫情高压,稳住了实体经济“基本盘”,描摹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逆势发展“新画卷”。

主动迎接挑战

招商引资开启新局面

2020年的春季,似乎比往年来得稍晚一些。

受疫情影响,高新区内多家企业面临物流停滞、用工紧缺、成本骤增等问题,复工复产困难重重。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考验下,高新区迎难而上,千方百计给政策出实招,扶持企业应对疫情恢复正常生产,让经济发展“不停步”。

2月以来,高新区密集出台系列“硬核”政策,从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减免企业税费房租、降低用工成本、提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给予“真金白银”支持,极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为全区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在政企携手促进下,3月中旬,高新区2.8万注册企业复工率已达到99%以上,往日活力重现;9月28日,法士特第1000万台变速器顺利下线,标志着法士特变速器市场销量从百万量级向千万量级跃升;前三季度,陕鼓集团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同比增长达62.36%,再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工业总产值2889亿元,解决超4万人就业……与此同时,高新区还通过“云签约”“云开工”等方式,顺利推动一系列重大投资落地、重点项目开工。7月,总投资157.6亿元的10余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一阶段等25个项目竣工投用;8月初,总投资约9.8亿元的中电科太极西安产业园项目开工;9月中旬,华秦科技新材料园项目等8个总投资逾百亿元的重点项目落地;11月,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暨西北研发基地项目开工,17个人才保障住房暨租赁住房试点项目集中开工……时时抓推进,月月有开工,2020年高新区狠抓项目不停步,在全区掀起项目落地建设的热潮,以项目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高质量项目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2020年全年,高新区完成生产总值(GDP)2410.08亿元,GDP增速1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2%,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3.2%。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成势,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示范区的信心更大、动力更足。

创新激发动力

“硬科技”成就硬实力

对于2020年的高新区而言,“硬科技”无疑是一个贯穿其全年发展的关键词。

近年来,高新区通过政策支持、产业落地、资金扶持、平台搭建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打造硬科技发展的良性生态,激发硬科技发展创新动力,使硬科技企业茁壮成长,让硬科技IP更加鲜明。

为完善顶层设计,高新区启动《创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2020-2023年)》,并先后发布《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制定《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支持重大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政策》《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并积极探索与西安光机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展融合发展新模式,组建硬科技发展研究院、硬科技产业集团,推动硬科技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并不断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费用GDP占比超过6%,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适宜的“土壤”和“气候”,催生了一大批硬科技成果落地。目前,高新区已聚集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硬科技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提质增效明显。尤其是疫情期间,智能芯片、AI智能测温系统、大数据追踪系统、64线激光雷达、着陆巡视器多光谱相机等一系列创新成果的问世,不仅为疫情防控提供着大数据技术支撑,更驱动高新区硬科技产业向产业链顶端迈进,助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2021新年伊始,喜讯传来,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复西安高新区《创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2020-2023年)》,高新区正式获批创建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

未来,高新区将继续高举硬科技创新大旗,充分发挥现有科技资源禀赋,以率先启动创建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硬科技影响持续扩大,到2023年基本建成硬科技创新示范区,让硬科技迸发出无限能量,创造无限可能。

多平台齐推动

助营商环境再提升

一直以来,高新区坚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抓手,聚焦“四最营商环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区。

从“一站式服务”到“最多跑一次”,从“进知解”平台到“助企一把”平台,从“全网通办”到“秒批秒办”……高新区充分运用区内科技优势,一次次攻坚、一次次突破,一次次超越,逐渐形成“科技+服务”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在更好服务企业、群众的同时,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也收获了企业和群众的交口称赞。

近年来,高新区还率先完成全市首个通过网上全程电子化的注册登记;率先引进“自助办照一体机”;率先在全区12个镇街推出“一核四化”基层治理模式;在“西安高新政务”APP中开发了智能审批模块;在综合服务大厅推出“智能无声叫号”服务……结合科技优势,高新区通过一系列的务实措举,将“科技+服务”延伸到方便群众、企业办事的每一个环节和方方面面,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下一步,高新区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高技术赋能政务服务,不断拓宽场景应用,推进跨部门协同共享,推出更多“科技+服务”,打造智慧政务新模式,为群众带来更多的方便。

聚焦民生福祉

人民“幸福指数”再上新台阶

2020年以来,高新区持续聚焦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完善服务功能,一批批惠民工程的实施,不仅让城市“面子”“里子”一样新,还让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

如何让城市建设的硕果惠及千万家?高新区紧抓一件件“民生小事”,书写出更有温度和厚度的民生答卷和发展篇章。

按照“绿色之城、花园之城、生态之城”的建设目标,高新区营造与“15分钟便民服务设施圈”配套的口袋公园及街角广场,完成唐城墙遗址公园木塔段建设工作以及鹤鸣湖公园、紫薇文化广场公园两处公园的提升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区新增绿地面积68.12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面积30.53万平方米,栽植乔木数量3.43万株。

目前,高新区已完成24个老旧小区和36条背街小巷的改造工作。曾经困扰群众的小区楼房功能不完善、渗水漏水、安防设施缺失、建筑外立面老旧等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家门口的小街巷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也让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不仅路面平整、绿化一新,还多了可以休憩的小公园,有了更加智慧的公共设施。”“违章停车都不见了,走在路上很舒心。”……高新区的城市文明之变,正逐渐体现在大家的话语间、行动里。

2020年8月,高新区50所新建学校全部完工交付,新增学位70260个,标志着“高新教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据了解,高新区将50所新建学校全部纳入“名校”管理,通过“一长多校”“名校+”教育集团,打造软硬件过硬的优质学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均衡的高新教育资源。通过连年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管理,打造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程覆盖,公办和民办两翼并举,多学段、多体制,素质教育、特色教育鲜明的高新教育品牌。

“冲破藩篱天地宽”,拨开疫情的阴霾,不断迈向新征程的西安高新区,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前行道路上,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未来,高新区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新材料、增材制造等六大领域,实施包括第三代半导体、云计算、5G等在内的“十大示范工程”,夯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以产业立区、以实业兴区,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动能。伴随着2021年的朝阳升起,高新区正向着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新目标,满怀豪情,再次出发!

来源:西安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