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见过夜光藻赤潮吗?海洋一号C/D卫星带你来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消息,春节期间,海洋卫星没有“休假”,依旧坚守岗位。2021年2月14日海洋一号C/D卫星海岸带成像仪均捕捉到北部湾大面积赤潮,面积约6400平方公里,2021年2月17日海洋一号C/D卫星海岸带成像仪图像显示赤潮已经消失。


据了解,2021年2月14日北部湾海域晴空,海洋一号C/D卫星海岸带成像仪上、下午均经过该海域,在获取的图像上发现明显的异常,而2021年2月11日该区域没有明显异常。经处理分析,异常区位于涠洲岛西南部海域,分布范围较广,大致位于107.9-108.8°E,20.4-21.3°N,水色异常区最东侧距离涠洲岛约31km。异常区域色彩呈金色、部分棕色,形状呈条、线状,分布类似去年东海夜光藻特征,初步估计是夜光藻赤潮,其面积约6400千平方公里。随后,该中心将图像及时发送给了南海局、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2021年2月15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自然资源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了现场验证,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派出现场监测队伍,乘快艇在涠洲岛以西海域进行巡视采样,实验室分析得出分析结论,本次异常区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无毒,浓度为3.2×10⁵个/L,该值已达赤潮预警浓度。


2021年2月17日,海洋一号C/D卫星海岸带成像仪又经过该区域且为晴空,图像显示该区域已无明显的水色异常。(总台央视记者 李洁 郑天皓)
(编辑 汤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