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离开了严格控制的临床试验,真实世界里的新冠疫苗还有几成功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 | 原祎鸣
编辑 | 谢欣
新冠疫苗到底有没有效?有多大效果?虽然国外此前已有多个新冠疫苗三期临床数据公布,但离开了对接种人群进行严格筛选的临床试验环境后,真实世界里的新冠疫苗究竟起到了多少效果?
以色列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或许可以部分解答上面的这个疑问。
2月18日,《柳叶刀》发表了以色列大型医学中心接种Biontech/辉瑞BNT162b2新冠疫苗后的早期保护数据,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针对自2020年12月19日至2021年1月24日在真实世界环境下9109名符合接种标准的医务工作者的一项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BNT162b2新冠疫苗接种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和新冠病毒疾病的起到了高度预防效果。
所谓的真实世界数据是指传统临床试验以外的,从多种来源收集的各种与患者健康状况和/或常规诊疗及保健有关的数据。相比于传统临床试验,一般来说,真实世界研究在现实环境下开展,对纳入患者限定相对更少,样本量可能较大,更可能获得长期临床结局,研究结果的外推性可能较好。
简单来说,由于真实世界研究没有刻意地挑选受试者和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这种类型的数据能反映具有广泛异质性患者群体的真实治疗情况。
上述研究中有7214人(79%)已接种第一剂疫苗,6037人(66%)已接种第二剂疫苗。在完成两剂接种的人群中,有5505(91%)是在第一剂接种后的第21或22天接种第二剂(符合免疫程序)。
研究共报告了170个感染新冠病毒病例,其中99例(58%)医护人员报告的新冠临床症状并被认定为新冠病例。170名感染新冠病毒医护中89例(52%)未接种疫苗,有78例(46%)是接种第一剂疫苗后检测呈阳性,有3例(2%)接种第二剂后检测阳性,70%的病例是有是社区感染所致。
相比较于未接种的医护人员,接种第一剂疫苗后第1-14天和第15-28天,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分别降低了30%和75%,发展为新冠肺炎的风险分别降低了47%和85%。
不过真实世界研究也并非完美。药物研发工作者张巍峰认为,真实世界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其研究价值和科学性不一定高于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临床试验研究的受试人员都经过专门的筛选、有严格的限制,而这项真实世界研究挑选的人员没有临床试验般严格的限制,比如年龄很大、经济条件很一般的护理部人员也在受试范围之中,因此,很多人认为真实世界研究的真实性更高。”张巍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张巍峰认为,就这上述这项真实世界研究而言,期也并不是“绝对真实”。因为医护工作人员属于暴露性较高的高危人群,同时其防护意识也更强,然而由于无法确定以色列选择的研究医院属于什么级别的医院、保护程度如何,所以也难去判断对比到底两者何种占比更高。
一位医药领域专家王强(化名)也从另一方面抛出了疑问,“现在的感染者每个组都不到100人,这个样本量仍然有些少,想要下结论还需要积累更多的数据。”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洪涛则认为,真实世界研究证据只能作为临床试验的结论参考,而不能独立看待。“临床试验的数据是最关键的,没有它就很难确定新冠疫苗是否有效,因此我们需要先有临床试验结论,再去配合真实世界的研究结论,二者有明显的先后之分。”张洪涛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此外,张洪涛对该研究中的其中一项“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后,新冠病毒感染率为30%(2-50%)”这项结果也提出了质疑。“这个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都是不够的,按照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结论来看,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后的前12天里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太大的区别,在第14天之后效力才会分的越来越大。”张洪涛说到。
因此张洪涛认为,上述真实世界研究中,针对前12天的研究结论从临床试验到疫苗原理来看都不是很可信。“况且这个2-50%的误差范围也比较大,摆动范围很大,说明偏差也很高。”张洪涛说。
虽然真实世界研究结论只能作为参考,但其也并非无意义。张巍峰分析到,上述研究的时间范围很短,只有三十余天,对打过第二针的受试人员的情况调查并不够充分,但该文章似乎本身就并非想要研究新冠疫苗的长效能力,也并未想要对以色列是否能率先实现群体免疫做出研究。
“该研究更大的意义应该是想要回答 ‘在打第一针之后的保护效力如何’的问题。在未来全球新冠疫苗供应很紧张的情况下,如果有政府要求民众只能接种一针,也是可能有效的。”张巍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张洪涛也认为,上述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毕竟是暴露风险更大的人群,如果在对这些人群的研究里看到新冠疫苗的效果,也是很有意义的。此外,该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是半年之前做的,如今病毒株有所改变,在新的环境下新的研究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不过,该真实世界研究也并不能证明以色列即将实现群体免疫。
张巍峰说到,以色列是否实现了群体免疫还是在疑问当中的,群体免疫是要结合过去的经验和理论支持才可以确认的。以麻疹为例,在过去的经验里发现,在阈值之下可以达到群体免疫,但流感不同,其仍然每年都会复发。“因此不排除新冠病毒可以达到群体免疫的可能性,但还是要等以色列的接种人数更多,时间更久才可以下判断,仅凭这一项真实性研究数据还不能下结论。”张巍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王强也表示,目前来看单靠新冠疫苗还达不到群体免疫屏障的阈值,必须配合其他防控措施,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张洪涛则认为,现在谈群体免疫为时尚早。“目前的研究都还在讨论新冠疫苗是否有效,如果新冠疫苗效果无法达到对75%以上的人有效,群体免疫无从谈起。即使是有效,还要看有多少人可以接种到疫苗,才能进一步下判断。”张洪涛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