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厦门国际银行频收大额罚单,资本补充压力紧迫
日前,厦门银保监局公布一张针对厦门国际银行的罚单,罚单数额达780万元,两名相关责任人也一并被罚。
蓝鲸财经注意到,近一年来,厦门国际银行曾多次收到监管罚单,其中不乏一些金额较大的处罚。除了罚单之外,该行此前还因“员工敬酒事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近年来,厦门国际银行规模在不断扩张,但与此同时,该行资本消耗明显,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面临补充压力。
近一年多次领监管百万罚单
3月12日,厦门银保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厦门国际银行因违规开展同业业务,被处以罚款780万元。同时,相关责任人章德春、沈小胜受到警告处分并分别被罚20万元、1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不是厦门国际银行今年首次领监管罚单。近一年,该行曾收到多张数额超百万的罚单。
1月19日,厦门国际银行及其厦门分行因部分房地产开发贷款发放不合规;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发放不审慎等违法违规行为,收到银保监会两张罚单,合计罚款160万元。
2020年12月31日,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因授信业务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违规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询证函回函;函证回函工作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违法违规行为,遭北京银保监局责令改正,并给予合计3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北京银保监局对4名相关责任人罚款并予以警告,其中3人分别被罚50万元,1名被罚30万元。
2020年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披露罚单显示,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由于未经授权查询征信信息等违法行为数罪并罚,处以警告和罚款347.5万元。此外,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行长助理、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支行行长等15人,被处以0.7万至18万不等的罚款。
员工“敬酒”事件引关注
除了罚单之外,厦门国际银行此前一则丑闻也暴露在公众面前。
去年8月,一张包含“银行校招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辱骂打耳光”内容的截图流露出来后引发热议,从流露出来的截图来看,被打耳光的新员工杨某为2020年校招人员,该员工与同事在北京盘古七星酒店聚餐时,因没喝“A角”敬的酒,被某领导殴打辱骂。
随后,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官微发文道歉并回应称,经核实,员工杨某反映的中关村支行营业部某领导及该支行个别员工在私下非公款聚餐中,确系存在因酒后失态而对杨某做出言语及行为失当等举动,已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接受调查处罚。
该事件立即发酵,引来众多舆论关注。针对此事,中国银行业协会还发布相关的评论文章指出,该事件暴露出有些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衍生和形成的一些不良作风和陋习,对行业造成了恶劣影响,也为加强银行业清廉文化建设敲响了警钟。
中银协表示,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服务行业,信用是经营基石,声誉是立行之本,“银行”二字是行业共同的金字招牌,但是本次事件暴露出有些银行依然存在人身依附、家长式管理、官老爷作风、职场霸凌、对员工缺乏尊重等种种与风清气正相悖的恶俗陋习,如任其发展,将会给行业社会形象带来严重损害。
资本充足率连续下降
天眼查显示,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8月31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总部位于厦门。厦门国际银行于2013年完成改制工作,从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从中外合资银行改制为中资商业银行。
去年9月,厦门国际银行迎来新任董事长。厦门国际银行公告称,原董事长翁若同已正常退任,该行董事会已选举王晓健为该行新任董事长,且厦门银保监局已核准其任职资格。据了解,王晓健曾掌舵厦门农商行八年,也是厦门农商行2012年开业后的首任董事长。
从该行股权结构来看,该行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1月25日,福建省福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12.05%;闽信集团持股比例占8.85%,为第二大股东;工商银行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4.33%;福建投资企业集团与厦门建发集团位列第四、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4.20%和3.90%。
根据厦门国际银行财务数据,该行资产总额从2015年的4592.05亿元增长至2020年6月末的9191.74亿元。但在资产规模扩张的同时,厦门国际银行资本充足情况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来源:厦门国际银行官网)
2017年至2019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89%、12.77%以及12.26%,不仅呈现连年下降,且均低于商业银行该项指标整体平均水平。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7至2019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整体水平分别为13.65%、14.20%和14.64%。
2020年6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01%、9.25%以及8.89%,较2019年末均有所下降。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在3月2日对该行出具的信用评级公告也指出,该行的较快发展对资本消耗明显,核心一级资本面临补充压力。
实际上,厦门国际银行早在2007年就提出A股上市计划,至今已筹备十余年。在2016年和2017年年报中,厦门国际银行针对资本充足情况,曾表示正积极研究上市的可行性,开展上市相关筹备工作、推进上市事宜,力争逐步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但目前尚未有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