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财快评:欧盟多国暂停接种牛津疫苗?疫苗背后的考量
日前,因少数人接种牛津疫苗后出现血栓,欧洲多国宣布暂停全部或某一批次的牛津疫苗。
3月18日,经过三天的会议,欧盟药品管理局(EMA)宣布,该疫苗“安全有效”,接种疫苗与血栓“没有直接关联”,接种的好处大于风险。
此前三天(16日),世卫和欧盟药品管理局就已认为无需暂停接种,现在不过是重复这一观点。
当时,意大利暂停了接种,但其药品管理局总干事马格里尼(Nicola Magrini)直指,一些欧洲国家暂停接种的决定是“政治决定”。
波兰继续使用牛津疫苗,其总理办公厅主任说:“这是有计划的散播虚假信息,也是医疗公司之间的残酷竞争。”
从种种迹象来看,欧盟暂停接种牛津疫苗不过是出于对外对内政治考量作出的决定。
对内来说,这些国家官员选择了万无一失,稳保乌纱帽的做法。
发现接种疫苗不良后开展调查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免疫医学的常规做法。评估的办法一个是分析每个案例的具体原因,另一个是分析总体发生比例。
从具体个案分析来看,接种后,出现血栓甚至死亡,尽管时间有先后并不等于两者就有因果关系。欧盟在没有搞清楚这些个案的因果关系时就匆忙叫停,令人费解。
从总体发生比例来看看,接种后出现血栓的比例并没有比平常增多。据牛津疫苗生产商阿斯利康公司的数据,截至上周,在英国和欧盟已接种该疫苗的1700万人中,只报告了不到40例血栓报告,低于普通人中血栓的发生率。
在评估时是边调查边接种,还是只停止牛津疫苗某一批次的接种,还是立即停止全部牛津疫苗的接种,会对接种疫苗带来不同的影响。这是考验政府首脑的智慧和担当的时候。
欧盟药管局、世卫认为相关调查与接种本身并不冲突,特别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仅为百万分之几,没必要为此暂停接种,影响疫情控制。
欧洲一些国家的官员却选择了一种最无风险的做法——照着本子来办,做足程序,先叫停,然后等待药监部门的结果。即使世卫和欧盟药管部门负责人的背书也没有用,非得开个三天的会讨论后再恢复,真是“集体决策,最后无人负责”。
崇尚科学,讲究循证决策,当然是好事。但是科学认识需要时间,有一定的过程。等着科学给出一个百分百准确的答案后才去采取行动,虽然稳妥但却错过了防疫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在欧盟每天有2000以上新冠死亡的时候,每拖延一秒就意味着付出无数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
对外来说,欧盟对不同疫苗的不良反应有双重标准,目的就是为了抢疫苗。
同样是疫苗引发的不良反应,美国疫控中心已经报告36起接种mRNA疫苗后出现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例,也同样出现了死亡病例。但欧盟没有立即叫停辉瑞疫苗而是选择了边接种边调查。显然,对牛津疫苗欧盟有着不同的标准。
欧盟对牛津疫苗的杂音最早出现在牛津疫苗对欧供货不足之时。当时,德、法等国宣布由于牛津疫苗实验数据不足,不建议65岁以上人群接种。
而在这次暂停接种期间,欧盟还威胁不惜和英国打疫苗战,也要施压阿斯利康增加供应。
17日欧盟主席冯布莱恩说:“欧盟正处于一场世纪危机之中,如果情况没有变化,我们将不得不考虑停止向本来就有疫苗生产的国家、疫苗接种率高于欧盟的国家出口疫苗。”还表示欧盟将“准备以任何方法实施这一目标”。
或许对欧盟来说,其他国家都不敢使用牛津疫苗,都留给欧盟是最理想的。
此次事件也影响了英国等其他国家。英国一些疫苗接种中心就陆续报告有预约接种的人员得知接种的是牛津疫苗后放弃接种。
科学无国界只是理想,疫苗的背后仍有或明或暗的身影,哪怕是大名鼎鼎的牛津出品。
(作者:特约评论员 牛言 编辑:陆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