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安剑评“彩礼贷”“墓地贷”:爱情不是买卖,孝心无需欠债
最近,两则新闻引人关注:
一则是关于“彩礼贷”——江西某银行传出一张“彩礼贷”海报: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海报内容显示,该款彩礼贷最高可贷30万元,最长可贷1年。贷款用途限定于新婚旅行、购买车辆、首饰和家电。海报最下方还特意注明: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所谓礼仪,“礼”才是本也,“仪”是为末。
“彩礼贷”“墓地贷”打着传承文化、缓解资金压力的幌子,看似解决了“结不起婚”“下不起葬”的难题,实则是变相迎合天价彩礼和高价墓地的陋习。
要知道,“贷”来的婚姻,不能作为婚姻和睦的保证金;“贷”来的高价墓地,更不能显示对逝者的悼念有多深。生活需要仪式感,但欠下的真金白银,却有可能让甜蜜变味,让孝心透支。
要知道,幸福的婚姻有千万种,或者相濡以沫,或者相敬如宾,但绝不是靠“天价彩礼”换来的。悼念逝者的方式有千万种,有的继承技艺,有的传承精神,也绝不是靠“高价墓地”来凸显的。
婚丧嫁娶皆是民生。作为一方管理者,约束以关爱为名牟利攀比的行为,不仅要靠有力的行政命令,更多的可能要用政策的手段良性引导。在土地紧张的背景下,有的地方开始尝试推行花盆葬、草坪葬等方式,倡导普葬、简葬。也有的地方利用村规民约等方式,让移风易俗、反对大操大办等理念深入人心。
总之一句话:爱情不是买卖,孝心更无需欠债!
原标题:《“彩礼贷”“墓地贷”频出:爱情不是买卖,孝心更无需欠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