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们把阿里云盘想小了
最近在朋友圈里,阿里云盘快速刷屏。人们纷纷讨要一个内测邀请码,并且积极分享着使用体验。但由于看过太多试图在老旧赛道上重新折腾出点新花样的互联网产品的故事,我一开始并不怎么感冒,何况我们早在去年九月就报道过阿里内部的网盘动作了。“嗨,这不就是又一个网盘嘛”。
不过随着讨论的人越来越多,隐约觉得这事好像没那么简单。拿着朋友给的邀请码,下载注册了这个logo像云又像风的网盘后,我开始觉得它似乎还真的不是另一个网盘这么简单。
真正用起来,你首先会发现这个产品还处在很早期的阶段,不过它也的确显得很简洁——界面和体验上,没有任何多余的按钮或需要不停点击关闭的弹窗。但在速度和容量上,它已经是主流配置——目前没有看到限速,而且新用户轻松就能领到300G以上的免费空间。所有都很直接,没有废话。这是一种中国互联网产品里久违了的体验。
今天,阿里云盘在苹果商店总榜排第二,查了查ASO关键词,基本都是用户直接搜产品名下载,几乎没投放迹象。也证明了用户口碑相传,都还愿意去试试手。
但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如果真的不限速,也不收费,那这产品要怎么赚钱活下去?哪怕是背靠大厂也不能就拿这昂贵的网盘生意当公益做了吧。
这还让我想起去年云栖大会时的一次采访。当时阿里云总裁行癫被问到刚开始内测的网盘产品时说到:“我们不叫网盘,这只是外面的人搞不清楚。我们的梦想与愿景都不是做一个网盘。”
既是网盘,又不是网盘,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好在最近对产品把玩了一通后,我们有机会听到了阿里云盘团队的分享。看起来,我们一开始的确是把阿里云盘这件事想小了。
1
首先我们是把网盘这个事想小了。
随着人们制造和使用的数字资产越来越庞大,其实对存储服务的依赖在不断增加。但同时,如今主流网盘的设计体验和商业模式都是糟糕的,大家其实是在“将就”着用着。比如,在交互体验上,要不停被很多用不到的按钮打扰,而商业模式上,你往往使用着限速收费的产品,限速的对象很多时候并非要下载的资源,而是你自己拥有的照片、视频等。这逻辑就很拧巴。
许多网盘的交互设计来自pc时期,沿用至移动端后,并没有很好改善。阿里云盘产品负责人齐俊元在交流中认为,这是因为技术的因素没有被足够重视。
“2013-2016年的时候,我们每一天都非常期待看到有新的产品出来,有新的交互,很特别的创意。但现在已经很久没看到这样的东西了。”齐俊元是我很早认识的一位非常年轻的创业者,2011年开始创业,之后创办了共享办公套件产品Teambition。2018年团队整体加入阿里巴巴。
“我们觉得这里最重要的一个事情,是我们对技术的理解没有进一步的放大,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放到云计算、机器智能的更丰富的技术光谱上面,重新去思考软件会是什么样。”
而且,因为商业模式的固化,流量模式和限速收费也成了限制交互迭代的阻碍。
“一个你喜欢的软件,随着它越做越多,从最开始一个非常方便的软件,慢慢追求商业化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复杂,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按纽,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软件的用户同时使用这么多功能。”齐俊元说。
因此,齐俊元和阿里云盘的团队一开始就决定不做限速收费的模式,而是给付费及免费用户都保证同样的不限速的服务。据公测后搜狐千里眼等媒体报道,一些用户用内测版做过测试,下载在5G的情况下,能够跑满1Gbps的带宽(即100MB/秒)。而目前使用的用户能很轻松获得300G~2TB的免费空间。
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从云计算技术能力出发设计交互界面,首先就是拒绝了“九宫格”的诱惑,在目前的版本中,保持了非常简洁的设计。
在目前的产品形态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相册。它以一个底部标签的形式出现。同时还在规划中的还有笔记功能。不过这些功能也都有单独拆出成为独立产品的计划。
所有的设计思路,齐俊元都希望让团队和用户说清楚。在内测期间他们大量时间用在了和内测用户的沟通上。
这些看起来都是很早期的尝试,更大胆的想法,在于未来的交互可能性。
“为什么软件不能通过对用户的洞察重新改变它的交互界面,仅仅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提供他所需要的能力。”
这也让他对商业模式的想法同样大胆。“如果仅仅看网盘这个事,过去市场上的探索我们都很尊重,要去总结学习,但是也有一个很典型的特征,就是没有从一个更大的市场或者更大的边界里去寻找最优解。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网盘业务是做不出有意义的商业化。”
这也是阿里云盘现在开始遇到的问题,到底怎么让就像要免费的用户,和愿意付费的用户,都能够满意。团队愿意尽早公布很久之后才发生的收费方案,让用户心安,其实算是好的尝试。也间接说明阿里云盘不是个短期要冲收入的产品。
因此,大胆想法后面的一个事实是,他们目前需要逐步论证,这个新的商业模式到底会是什么样。对此齐俊元倒是很坦诚:“我们先借鉴市场上更优秀的商业模式和做法,同时基于新的交互,和国内市场的一些具体情况,做一些创新。”
他觉得需要3到5年时间,才会知道为个人持续提供云计算、智能技术服务,能形成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
2
其次,我们也把云计算相关技术在C端的产品化这个事想小了。
尽管没有想明白那个最大规模的商业模式,但齐俊元认定,用技术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永远是个正确路径。
“这个市场的机会很明确, 因为消费者并不知道云计算意味着什么,云计算从来没有以一个消费者可理解的方式产品化的要求它。”
云计算总是被人们提及,但推动它发展的存储技术等却迟迟没有深入群众。然而云计算带来的最核心的好处——速度和安全,也是个人用户最看重的。阿里云盘有种“降维服务”的味道。十多年在互联网、制造、科研端久经考验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如今由云盘来提供给普通人使用。
在速度方面,阿里云有国内最广泛的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而阿里云盘里被用户大量分享的内容会智能存储到最接近的CDN节点。同时阿里云盘还集成使用了阿里云虚拟专网(VPC),配上了全球加速和未来5G边缘节点优化等特性。
在存储的核心技术方面,阿里云盘则使用了对象存储技术(OSS)。简单理解,就是每一个存储到OSS中的文件,接入层会对每5MB做一次分片,成为一系列KeyValue,输出到底层系统中存储。这些数据分为了索引文件和数据文件。
据阿里云智能存储产品总监余家伟介绍,OSS提供的开发者可用性(SLA)达到99.995%,数据持久性达到了99.99999999999%,都是业界目前主流云厂商的第一名。这一串9并不是什么意识流宣传用语,而是真的字面意义的12个9。做不到,是要给开发者赔钱的。它可以简单理解为,100亿秒的视频存储100年,可能会有1秒出现折损。
“此前业界云厂商第一名的AWS在可靠性上面是做到了11个9,我们比他提高了十倍。”
许多人可能有过经验,存储在电脑硬盘中的照片,其实有可能发生“褪色”,这往往就是因为有细微数据折损。据阿里云盘介绍,在OSS切片存储文件过程中,会进行双向的五层全链路数据一致性校验,有多个冗余备份去核验数据出错问题。而且阿里云盘利用的存储资源,与机构客户有相互隔离。
齐俊元在交流中一直在强调技术,他认为所有竞争,最后还是要回到新技术是否能够充分的产品化上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技术服务大规模用户。
3
最后,我们是把未来普通人与云的关系想小了。
其实如果跳出我们每天眼前的对网盘的细枝末节的使用,看的更远点,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未来我们很多在真实世界产生的信息会数字化并存储在云端。而更进一步来想,到时候这些数据的处理甚至创作本身可能都会直接发生在云端。
所以,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就是,未来会有一个“数字世界”,它可以是平行世界也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复刻,没人知道。但每个人都会在这个数字世界里有一个自己的“账号”。你所有的数字资产都在这里。人们不会像今天这样把东西存在各种终端上,而是全都在这个云端账号里。它不只保存着我们所有数字资产,也可以提供许多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
显然,阿里云盘的思路,就是要做这个“账号”的雏形,它的想象力是足够大的。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机会,就是我们可以真的塑造这个数字世界。当我们以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历史进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这件事情不是几个互联网公司或者一些科技公司在做,而是所有人在用他每天对于这个世界的参与,来推动这个数字世界成立。”齐俊元说。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思考,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如果这是一个新世界,那么最最重要的事情还是那些伸手摸得着的东西,随时能用的东西,也是我们对面向个人的云服务目前的一种定义。”
这些新的形态,无法用以前的思路去看待。可能真的要到5年后,才能真正明白阿里云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