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青深一度
记者/张蕊实习记者/张吉
编辑/杨宝璐
4月1日,共享充电宝行业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是当日晚间,怪兽充电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EM”。怪兽充电首日开盘价10美元,但早盘一度破发跌超3%,最终以8.54美元报收,涨幅0.47%,市值21.29亿美元。
其二是街电和搜电正式宣布合并。双方的联合公告称,合并后注册用户规模超3.6亿,市场日订单峰值达300万单/天,市场份额占据第一,三大核心数据均远超行业第二名,彻底打破“三电一兽”格局。
四年之间,曾经“不被看好”、被投资人认为“不具有共享价值”的共享充电宝,已经成为投资界的一枚巨兽。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共享充电宝行业规模超过95亿元人民币。
资本市场飓风扫过,末梢搅动消费市场,大家的感知迟钝却深切:共享充电宝怎么又双叒叕涨价了?
街电、搜电4月1日宣布合并10元/小时,“天价”上了热搜
“居然上热搜了。”看到这条新闻时,赵家先正准备还3月份的花呗,他特地看了下账户详单,当月他租借共享充电宝的费用超过了100元,再往回看,近半年来,他在租借充电宝上差不多花了五百块。
在当日热搜中,共享充电宝在上海的酒吧、夜店等场所,已经出现了每小时10元的“天价”。也就是说,使用5个小时共享充电宝,就完全可以购买一个小型品牌的充电宝了。
赵家先是共享充电宝的忠实用户,从2018年至今,每周总得用上四五次,之前他一直没注意共享充电宝的悄然涨价,直到今年3月初,朋友聚会时吐槽,赵家先才发现,如今共享充电宝最低的价格都已涨到了3元每小时,比最初半小时0.5元的价格,翻了好几倍。
共享充电宝的租借费用一次几元,看着不多,但累计起来就成了“一笔不小的数目”,“我的支付宝有小额免密支付,每次用完就直接扣费了。”赵家先这样解释自己的大意。
这些天,赵家先已经买了一个能够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其实在使用共享充电宝之前,赵家先也一直带着充电宝,“每天用完必须充电,忘充一次就很麻烦。”赵家先说,这也是他后来“爱”上共享充电宝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市面上常见的共享充电宝有街电、来电、小电、怪兽、美团5个品牌,主要投放在商场、饭店等场所,价格均为每小时3元,没有半小时计价标准,不满1小时按1小时计算。
扫码租赁时,还能看到共享充电宝不同的封顶费用。街电和小电均是24小时30元封顶,总封顶99元;美团24小时封顶20元;怪兽24小时封顶30元。其中,街电、来电、怪兽有前5分钟免费的设置,美团、小电则没有。
“涨价后会有延迟效应,很多人用的时候没注意,看到账单后就会有所体会了。”身为数字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的张鲲分析,快充技术在逐步成熟,电池续航也在逐渐增强,未来自己携带充电宝的人会继续增加。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共享充电宝的总用户规模呈现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0.8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2.9亿人,但增长速度却在明显放缓,年增长率从104.9%降到56.3%,再降到15.6%。
2019年,魏蒙子第一次在昆明商业街使用共享充电宝。彼时,昆明的共享充电宝并不多,价格是半小时1.5元。魏蒙子用了两个小时,支付了6元钱。还了充电宝后,她还特地发微信告诉自己的好友,“以后出去可以不用带充电宝了,也不用担心手机总没电了。”这之后,魏蒙子出门的时候,只要手机没电,就会去找共享充电宝。
由于养成了使用共享充电宝的习惯,每到一个城市,魏蒙子都会在手机快没电的时候找共享充电宝解决问题。她发现,城市不同,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也不同,“北京大部分是3元/小时,上海普遍是5元/小时。”这让她颇为不解,“如果共享充电宝是同一品牌,且性能一致,为什么价格却不统一?”为此,她还拨打过一家共享充电宝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告诉她,不同地段、不同城市的价格确实会有所不同,涨价也并非是公司行为,而是商家的自主行为。
这之后,魏蒙子就买了一个小充电宝随身携带,除非遇到极特殊的情况,一般都不再使用共享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涨价引网友吐槽商家自行定价,只要市场买账
在《2021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白皮书》中,将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分为了直营模式和代理模式。直营模式是行业当前主流模式,设备所有权归共享充电宝企业所有。代表企业包括怪兽充电、街电、小电、来电科技等。
代理模式即企业将设备卖给代理商,由代理商利用自身资源铺货,此举可以通过大量设备销售减少企业运营环节现金流压力。
街电和倍电的招商经理均证实,公司只会提供客单指导价,但并不会强制代理商或者商家来执行,代理商和商家商议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提价,“一般来说,景区、商圈、车站、飞机场等场所的价格要高一些。”
在上海工作的温妮早就注意到了共享充电宝涨价,“去年就涨了,以前每半小时1.5元,现在则是2.5元,有些地方是一个半小时10元。”她还发现,不同品牌、不同地点,共享充电宝的计价还会不同。
涨价之后,她开始出门携带自己的充电宝,不想多支付费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觉得共享充电宝有时用起来也不是那么的方便。“之前我在迪士尼归还共享充电宝后,小程序又自动下了一单,我在手机上怎么也无法关闭,最后只能电话联系迪士尼工作人员手动关闭。”温妮表示,共享充电宝充电的地方很有限,大部分时候就是吃饭时充,吃完饭还,不敢带走,怕找不到地方还,“虽然厂家都说全国都可以还,但谁能保证你还的时候有空位置呢?”
街电的客服人员表示,最近的确有部分柜机价格轻微提升,是不同区域的门店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收费标准,并非平台统一提价。街电的招商经理则表示,目前街电全国市场的租借价格均为1.5元半小时,短期内可能不会再进行涨价,不过后期根据市场情况还有很大的涨价空间。来电有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整个行业其实挺缺钱的,各家竞争也比较激烈,“毕竟还在市场扩张的阶段”。
该招商经理告诉记者,代理商在和商户沟通后,可以根据订单数量、单日交易额和门店品类质量等进行提价,“我们会有专门的渠道经理来辅助代理商,比如系统使用,市场打法,点位铺设,运营建议等。如果价格有上调的空间,那么也会有专门的渠道经理来告知代理商。”
倍电招商经理则表示,如果商家处于酒吧、旅游景点等经济发达的商圈,或者附近无其他充电设施,就可以自行涨价。“旅游景点,节假日当天可以涨价,但景区淡旺季明显,商圈客流会相对稳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徐伟栋认为,共享充电宝的集体涨价不排除源自于资本市场的压力,“本身是没有想象力的业务,不能靠讲故事了,只能靠盈利。”
据徐伟栋观察,涨价没有导致需求显著下降,“会用共享充电宝的人群,要么是对过日子紧迫感不足的年轻人,要么是对手机电量焦虑感充分的商务人士,这类人群对价格并不敏感,那就可以继续涨价。”
用户在街头扫码租赁充电宝资本市场传压,揠苗也要助长
数据显示,2019年,怪兽充电营业收入为20.223亿元人民币。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怪兽充电的营业收入依然达到了28.0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9%。
高营收同样也带来了高利润。根据怪兽充电的招股说明书,2019年,怪兽充电的净利润为1.666亿元人民币,净利率8.2%。2020年,怪兽充电取得了7540万元人民币的净利润,净利率2.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2019年和2020年,怪兽充电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066亿元和1.126亿元。
实际上,并非只有怪兽充电一家盈利,从2018年开始,几家共享充电宝的头部企业就陆续对外宣布了自己已经盈利的消息。
从最初的一小时一毛钱,到一小时一块钱,再到现在一小时三到五元,甚至十元,其实都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价格,“用的人多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徐伟栋说,“特别是在上市的节点,提价会让营收好看一些。”
在代理商曾波看来,共享充电宝赚钱确实挺容易的,他算了一笔账,以目前“三电一兽”的8口机柜为例,假设每小时收费3元,每天每个充电宝使用2次,每次1小时来计算,单月流水就能达到1440元。刨除商家60%-85%的分成,净利润有216-576元不等。再扣除购买、折旧等各项成本之后,不到半年即可回本。
按照长楹天街一家饮品店店长的说法,也从侧面证实了共享充电宝的利润不容小觑。这家饮品店安装的小电共享充电宝,安装的原因是“分成更高”,店长称,自己与安装员谈的分成为85%,“就是我拿85%,仅此一项,每个月店里的收入就能增加1000余元。”
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在直营模式下,2019年共享充电宝TOP4毛利率均值近25%。企业收入主要来自于租赁、广告和其他,其中租赁收入占比97.2%,广告收入占比0.5%,其他收入占比2.3%。
美国东部时间3月29日,怪兽充电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根据招股说明书,本次IPO,怪兽充电将发行1750万存托股(ADS),发行价格区间为10.50-12.50美元。募集资金规模将达到2.5亿美元,估值为28-34亿美元。高瓴资本、Aspex Management (HK) Ltd和小米科技组成基石投资者阵容,合计意向认购1.1亿美元。
怪兽充电并非唯一一家提交招股说明书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早在2020年7月,小电科技就计划在A股的创业板上市,并于次月完成了第一期辅导工作。2021年1月20日,浙商证券披露了对小电科技第三期上市辅导进展报告。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指出,共享充电宝最初的商业模式,是希望通过共享充电业务,成为一个流量的入口,占据线下商户资源,来拓展其他具有想像空间的O2O业务。“随着商业场景的明晰,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裂变或者化学反应,就沦落成为一个纯粹的租赁收费模式。”
步日欣说,价格上涨,必然降低用户使用频次,或者用自有充电宝来替代,共享充电宝或将会沦为一个小众、低频次的应用。
张鲲也指出,共享充电宝并非一本万利,变现模式的单一是其核心痛点,加上电池续航越来越好,充电速度越来越快,刚需在逐渐减弱。这次涨价,感觉是为了上市短期内冲一把数据,“步子跨得有些大。”
“一次租用,对共享充电宝来说,成本几乎为零。” 张鲲说,租金+广告的变现模式单一,营收增加的同时,利润却在下滑,也说明了用户粘度在下降、他觉得共享充电宝的涨价,是在揠苗助长,“必须想好新的模式,不然就是下一个ofo。”
艾瑞咨询在《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快充技术日渐普及,将大大减少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需求。在石墨烯电池、无线充电、快充等多项电池技术发展之下。留给充电宝租赁业务的红利期还有约3年,窗口期还有约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