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21深度丨 民营快递大变局:一只“兔子”掀起的内卷是如何折了顺丰的腰?

时间:2021-04-13 19:48:39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21深度丨 民营快递大变局:一只“兔子”掀起的内卷是如何折了顺丰的腰?

1993年,广东顺德出现了一家名叫“顺丰速运”的公司。公司老板王卫,做的是往来于内陆和香港之间的“水货佬”生意。

同年,在浙江杭州湖墅南路沈塘桥附近的一间出租屋内,聂腾飞和詹际盛创办了盛彤实业有限公司,开展往返于杭州、上海的送报关单业务。盛彤实业后来更名为申通快递。

沧海桑田,王卫、聂腾飞所开辟的民营快递江湖,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今非昔比。顺丰依旧是王卫的顺丰,一跃而成国内最赚钱的民营快递企业,而申通早已易主。(聂腾飞离世后,其弟弟聂腾云后来创办了韵达股份)。告别草莽生长的时代,民营快递江湖的“厮杀”如今更是激烈,有人离场,有人常青,更有人“初生牛犊不怕虎”。

顺丰一季度的业绩爆雷,揭开了快递行业竞争残酷的现实。但这也不得不让人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最赚钱的顺丰在盈利上栽了跟头?

“对现在中国快递业而言,过去是靠‘运气’挣的钱,现在就要进入一个完全比拼实力的阶段了。”上海交通委邮政快递专委会副主任赵小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来两三年内将是快递行业故事多发期,整个行业也将进入股权并购充分整合的时代。

然而,一些不安的因素,却将眼下快递行业的竞争拉回了野蛮时期。当极兔以搅局者之姿在电商快递领域挥起“价格屠刀”时,经验丰富的“通达系”毫不犹豫地应战,祭出了“以价换量”的策略。重资产的顺丰陷入价格泥淖,一季度亏损,董事长道歉。

纵观整个中国民营快递发展的历程,龙头企业的竞争中枢维持着前进态势——顺丰和“通达系”不约而同地“讲”起了综合物流服务商的转型故事。在这一维度之下,民营快递企业朝着业务多元化方向,构筑护城河。中国民营快递进入大变局时代时,哪些因素影响着快递业蜕变的进程?

快递企业不甘于只送快递

催生中国民营快递行业进步的一个显著表现是:快递企业不甘于只送快递。

虽然在经营模式上出现了直营式和加盟制的分野,顺丰、京东(指京东物流,下同)与“通达系”最终殊途同归,朝着综合物流服务商的转型迈进。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故事,国际物流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灯塔式的企业。双寡头之争的联邦快递、UPS搭建起从快递、零担、供应链、电子商务、商业服务全路链,让两家巨头企业享受到综合物流模式所带来的盈利稳步提升。因此,对于国内快递企业而言,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路径不可避免,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物流服务综合化,既是客户需求多样化驱动,也是快递企业内部发展驱动的结果。”一位快递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过去十年,电商的高速发展给民营快递的野蛮生长提供了丰沃的土壤。“通达系”凭借加盟制、“价格战”等策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同质化竞争、薄利却成为快递行业挥之不去的标签。相较之下,定位中高端时效件的顺丰,在服务和产品定位上体现出了差异,并表现出较高的议价能力。一时之间,顺丰也成为民营快递领域中最赚钱的公司。

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绕不开资本的推手。

2015年底,申通率先向资本市场靠拢,发起了国内“快递第一股”的争夺战。尽管后来被圆通弯道超车,但“通达系”的集体上市,表明资本介入快递行业的发展已经不可逆。

在这一趋势面前,号称“不会上市”的王卫在资本面前低下了头。以致于至今,王卫都 “经常在问自己”:“顺丰是不是应该不上市呢?因为跟我的理想好像越来越远。”

不可否认的是,资本的介入,加速了民营快递企业的内生裂变。在资本市场永远期待新生故事的刺激下,“通达系”、顺丰、京东均表明了定位综合物流服务商的决心。

所谓的综合物流服务商,即是打造一个以快递为核心的生态圈。翻看顺丰、“通达系”以往的年报,其对未来发展目标的表述异曲同工——无论是申通的“产品生态营造”、圆通的“快递+”、韵达的“一体两翼”、中通的生态圈构建,以及顺丰的差异化竞争,还是后来各家企业不断对自身战略措辞的修饰、更新,大家的目标几乎一致。

这个变化,伴生着消费升级和零售变革驱动供应链基因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制造企业、各级供应商和零售商需要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亟需对供应链进行改造升级。与此同时,供应链各环节对物流服务的效率、体验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物流深度嵌入供应链各环节成为必然方向,快递物流企业需要对此变化进行快速响应。

在电商红利逐渐弱化时,这形成了快递企业的长期成长逻辑。

“数智化技术带来的物流产业革命,已经在发生。”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生态的构建,在民营快递企业内部持续发酵。必要时,需要一把手亲自下场。

2020年5月28日,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出现在直播镜头前。在这场直播中,中通将场地移到了中通云仓仓库,加强从物流到商流的探索。“中通未来不仅是一家快递公司,也不仅是一家科技公司,而是一家平台公司和生态公司。”赖梅松对媒体评价称。

综合物流赛道并不拥挤,但同宗同源的“通达系”在综合物流服务商的赛道上,出现了竞速分化,中通率先“出圈”。

赖梅松那场直播首秀的四个月后,中通迎来了赴港二次上市。上市前夕,中通举办了一场客户开放日,包括中通快递、中通快运、中通云仓科技、中通商业、中通国际、星航联盟等在内的集团生态圈各板块业务悉数亮相,生态圈已具雏形。

民营快递企业在进行内生裂变时,业务拓展的协同性成为一项关键因素。这一点在快运环节的竞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寻求快递之外的新增长极时,快运成为顺丰、“通达系”率先染指的领域。然而数年竞争下来,快递企业中只有顺丰、中通和百世从快运环节中跑出来。申通、韵达先后告负。

“快递企业正在加速进入第二阶段的全方位竞争模式中,从公司治理、团队结构、资金储备,到解决方案、行业整合度、产业联合度。”赵小敏认为,下一轮将是更高级别的“战争”。

一只“兔子”掀起内卷

在高级别的“战争”中,顺丰的确走在了最前沿,并带动着民营快递企业竞争模式的进化。

“公司不遗余力发展经济、快运、冷链、同城、国际、供应链等新业务,从单一快递企业成功转型为综合物流集团,服务客户基数越来越大,渗透到供应链环节也越来越多。”面对投资者的质疑,顺丰控股坚持放眼长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当顺丰控股爆出一季度亏损的利空后,分析师们却给予了“宽容”态度。“短期业绩虽承压,但将逐步迎来产能利用率爬坡和管理提升。”安信证券交运分析团队的此番说辞代表了多数分析师的看法。

然而,当最能赚钱的民营快递企业在盈利上栽了跟头后,快递行业当下的非理性竞争,似乎正拖累着行业前进的步伐,也让民营快递企业在跨向未来业态时,进入了竞争内卷陷阱。

2020年,一只“兔子”搅动了后疫情时代的民营快递江湖。

去年3月份,极兔进入中国快递市场,并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将其在中国的团队扩张到15万人。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极兔平均日配送业务量为2000万件。对于其他快递公司而言,这一数据的完成,用了5-10年时间。

在资本市场上,极兔也是风头正盛。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极兔已经完成了一笔18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达78亿美元。

业务量和融资渠道的“双丰收”,使得民营快递企业不得不正视极兔的存在。而早在去年7月份,当极兔表现出苗头时,“通达系”一度传出封杀野蛮入侵的极兔。但在“价格战”的影响下,封杀失败。

眼前的极兔发展模式,与“通达系”早年的生长如出一辙。在电商快递同质化竞争难以改变的现状下,“价格战”极容易动摇电商件的格局。

“‘价格战’是市场无序时最容易达到目的的竞争手段。”杨达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当前中国快递市场价格战,有多种因素导致:一是快递市场本身未建立市场集约化,市场竞争胶着情况下,打“价格战”直接有效;二是极兔等新市场主体和部分传统快递企业以新模式拓展市场,更愿意以“价格战”快速赢得局面;三是数字科技正在改变传统企业的市场格局,数字化的换道期间,让既有格局逐渐松动,让有意取得上位的企业愿意以“价格战”突破。

前述快递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戏称,“跟极兔‘打仗’,仿佛是在跟另一个过去的自己斗。”

显然,“价格战”正在让民营快递的竞争内卷持续发酵。“鲶鱼效应”之下,顺丰、“通达系”,似乎还无法及时抽身。

顺丰为何折腰?

“因腰部电商件市场均价偏低,且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有明显效益,短期对公司盈利带来一定压力。”在回应亏损时,顺丰如此解释。

那么,顺丰为什么执着进入电商件领域?深层次原因在于,商流对物流的决定性关系因电商竞争格局的演变而再度强化。

“下沉新市场空间被挖掘,拼多多及快手等直播电商平台的崛起,打开了电商件新的增量空间。”杨达卿认为,制造市场和电商市场是快递企业的生存土壤,没有规模化订单支撑的快递企业很难续命。

过去十年,“通达系”掀起的价格战风生水起,顺丰两度入局电商件均不堪成本压力而失败告终。然而,时效件业务量增长遭遇天花板,快运、冷链等新业务很难快速进入盈利释放期,顺丰不得不重新思考电商业务上的可能性。

凭借去年疫情期间在网络运行上的先发优势,顺丰从“通达系”手中抢占了不少电商件市场份额,带来了业务量的迅猛增长。但很快,产能瓶颈出现、资本开支加重,成本快速放大,且顺丰再度陷入“价格战”的泥淖。

需警惕的是,“价格战”或有加剧的苗头。近日,号称有中国快递行业风向标的义乌,再现每票0.8元的快递价格。

“同质化和快递量件分布极不平均的现状,是导致电商快递价格战无休无止的本质原因。”有不愿具名的机构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去年仅义乌的快递市场份额占全国比例超过10%,“虹吸效应”下,“价格战”往往容易波及全网。

(作者:曹恩惠 编辑: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