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空降兵撰文追忆汶川救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时间:2021-05-12 12:46:18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空降兵撰文追忆汶川救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2008年,14时28分04秒,8.0级地震,近7万人遇难,一段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

在当年的地震救援工作中,15人组成的空降兵小分队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从海拔4999米空降汶川地震震中地带,侦察灾情,打开了空中救援通道。

201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十周年时,军报曾刊文回访了“空降兵十五勇士”,文章当时写道:“十年回首,勇士们发现,当他们冒险跳下震中时,那一刻迸发的强大能量,其实也构成了他们人生的‘震中’,余波穿越时光,始终回荡心间。”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21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13周年之际,解放军空降兵某部通过刊文《汶川地震13年了,这5个镜头依旧温暖!》回顾了当年救援现场的点滴。文章写道:“时光荏苒,十三年前的今天,是世人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汶川灾区,急需救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这篇来自空降兵某部的原创文章写道: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无数名同胞在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历史无法阻挡岁月的流逝,纵使过去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也无法阻止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珍惜。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过去整整13年了,有些画面我们至今难以抹去,有些记忆我们至今难以忘怀。

随后,文章通过五个画面,串联起了汶川救援前后来自空降兵的回忆。文章认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每一个瞬间,都是一段无法忘却的感动。因为记得,所以怀念。”

以下为文章全文:

图为抗震救灾期间,官兵排队打水。2008年5月14日,茂县上空。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三天,连续两天的大雨稍作停歇。此时,空降兵某部接到原总参谋部命令:立即派遣伞降人员进入震中茂县,执行通信联络、灾情勘察、情况上报任务,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很快,一架运输机飞到重灾区茂县上空。当时机上除了5名机组人员,还有100名官兵,按计划第一分队的15名队员将首批伞降,第二分队的85名队员将第二批伞降。这是在4999米的高空,如果再算上茂县平均4000米以上的海拔,这里无疑是万米高空。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机上的伞降队员没有人知道跳下去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

14日中午12时左右,运输机一步步接近震中茂县灾区,并开始在其上空盘旋,寻找最合适的伞降时机。大约5分钟后,运输机下方的云层突然散开一个伞降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茂县城关大桥,于是伞降指挥官立即抓住转瞬即逝的有利时机,果断下达伞降命令,李振波大校第一个跃出机舱,紧随其后的是6名伞降队员。瞬间,雪白的伞花朵朵绽放,飘向孤城茂县。

12时25分,震后第一批伞降的15名勇士,终于踏上了震中茂县的土地。事前,他们曾写下生死决绝的请战书:“我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实现我们军人的价值。”

2008年5月17日下午5时,一位衣衫褴褛的矿工急匆匆地跑到当时在绵竹清平乡执行搜救任务的空降兵某团报告情况,该乡小木岭方向有近千名矿工被困深山,急待救援,但因唯一的一条进山公路塌方,形成堰塞湖,有6名矿工冒险下山报信,结果在过堰塞湖时不幸全部遇难。

了解情况后,该团立即组织150人的救援队前去救援。涵洞位于距离山脚有近100米高的半山腰岩壁上。山下原是一个电站,上下涵洞专门有钢筋焊制的简易便梯。地震时山体崩裂,滚石把便梯给全毁了。要到洞口救人必须想办法上去,部队从周围砍了很多树枝,用震断的电缆连夜扎制了100多米长的软梯,并精心挑选出6人组成了“敢死队”。

图为抗震救灾期间,官兵排队打水。在全军侦察兵比武中获得第一名的七连班长刘彬临危受命,腰里掖着保险绳,像壁虎一样贴住岩壁,一点一点向上爬,当爬到近80米高度时,上面有一个突出部形成的反斜面,很难爬上去。突然,他发现左上方吊着一根被震断的电缆线,便一手反抓电缆,一手扣住岩壁,艰难地爬了上去。刘彬在洞口放下绳子,拉上软梯,很快就搭设了一座“生命天梯”。最后顺利将756名受困群众救了出来。图为抗震救灾期间,官兵排队打水。“我去灾区了,别为我担心,看到那么多人被灾情折磨着,作为军人我义不容辞,虽然我可以不去。我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人,只告诉你了,那里情况不容乐观,抢险救灾有一定的危险,记住,如果我留在那里了,别哭,你失去的是一个亲人,那里很多人失去的不止一个亲人,那里建好了去那里看看,别问我留在什么地方。”之后,他们协助建起了清平乡临时指挥所,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清平乡得到了有效发挥,先后协助地方政府圆满完成了清平乡下游的小岗剑堰塞湖、上游的黑洞岩爆破排险、清平乡信用社财务看护、群众财产转移、汛情疫情监测、治安巡逻等重要任务,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平安守护神。图为抗震救灾期间,官兵排队打水。图为抗震救灾期间,官兵排队打水。2008年,程强还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地震发生时,由于他和小伙伴去游泳而逃过一劫。地震中,他的一个小侄女和同桌不幸遇难。地震后,村里来了不少身着军装的人,这让程强感到有爱、温暖。“高高飘扬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旗帜,和印有‘空降兵’字样的头盔,让我至今难忘。”程强回忆说,为了抢救被困的村民,官兵们不惜用双手与水泥瓦砾搏斗,哪怕血肉模糊;为了帮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他们冒着余震和泥石流随时可能爆发的危险,顶着高温酷暑推危房、挖深沟、搭帐篷……

3个多月后,当部队踏上归途时,程强跟着父母、同学,挤在道路旁送行。程强说,他和同学高举着“长大我要当兵”的牌子,立下了报恩的承诺誓言。

2013年,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程强听说部队在征兵,他想起自己曾经和参与救援的空降兵部队结缘的经历,抑制不住自己内心深藏的梦想,与父母商量后,放弃了读大学,选择了入伍当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