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人民日报评论:你会为预制菜放弃外卖、走进厨房吗?

时间:2021-06-22 22:47:06 | 来源:人民日报

文/张近山

在外卖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不少人可能愈发感受到传统烹饪方式的繁琐。买菜、摘菜、洗菜、切菜、炒菜……最终往往是“做饭一小时,吃饭十分钟”。对于想平衡烹饪效率和饭菜品质的人来说,“预制菜”可能是一个折中的方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所谓预制菜,通常是指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和制作,再进行卫生、科学封装的便捷菜品。消费者把预制菜买回家后,只需通过加热或简单的蒸炒等加工,就能直接食用,省去了复杂的洗、切、调味等步骤。按照深加工程度和食用方便性,有人将预制菜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类别众多的预制菜,毫无疑问丰富了人们烹饪和用餐的选择。

(图片来源:163)(图片来源:163)

尽管预制菜正在成为消费者餐桌上“常客”,却并不是餐饮行业的新鲜事物。为了缓解成本压力、提高出餐效率、保证菜品口味的稳定,不少连锁餐饮品牌很早就使用了中央厨房统一配送的预制菜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预制菜从餐饮业幕后加速走向消费者台前。某平台公布的牛年春节十大“新”年货显示,“半成品年夜饭”排名第一,销量同比增长了16倍。一些地方的传统特色菜品,如广东的盆菜、杭州的八宝饭,也成为不折不扣的爆款。制作简单、口味稳定,流行于各大电商平台的预制菜套餐,让一些担心厨艺不精的年轻人迈出“告别外卖、走进厨房”的第一步。

伴随“出圈”而来的,是一些人关于预制菜是否安全、有无营养的疑问。不久前,关于“你点的外卖,可能去年就做好了”的帖子更引发了网友的疑虑。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对预制菜的“偏见”。事实上,日益发展的食品工业,让预制菜早已超出果腹食物、方便食品的范畴。在标准化、规范化的流水线生产中,包括温度、湿度等在内的几乎所有过程都可以被量化。从酸菜鱼的酸度,到小龙虾的辣度,再到糖醋排骨的甜度,都可以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调试,不断接近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口味。种类丰富的预制菜被端上大众餐桌,同时离不开保鲜技术、线上购物、冷链物流等的支撑。

品质越来越高的预制菜,让人感叹:餐饮也进入了工业化模式。在人们脑海中,餐饮是一种手艺,甚至是一门艺术,遵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准则,最顶尖的厨师一定掌握着五味调和最精妙的配比方式。但从速食食谱的不断扩张,到餐馆使用预制菜品,都印证着餐饮工业化的趋势。一些餐馆甚至开始以“没有厨师、没有厨房”为号召,在节省租金薪资支出的同时,得到了食客的认可。当然,要下诸如“厨师消失在后厨”“厨房与烹饪解绑”之类的断言还为时过早。但预制菜的潜力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并不是每一顿饭都得是无比惊艳的珍馐美馔。可批量复制的食品,未必是最佳的答案,或许也能成为不错的生活选择。

(图源网络)(图源网络)

有人估计,我国的预制菜规模已达到约3000亿元。预制菜行业也催生出一定的消费习惯。与此同时,该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追求新鲜,是国人长久以来的饮食习惯,即便是五谷杂粮,也讲究“新米、新面”。冻货、存货、工业出品的预制菜,在新鲜度、口感层次上很难与现炒现做的菜肴相媲美。一些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的菜肴,也只有现做现吃才会有独特的风味。另一方面,中餐的口味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拿简单的番茄炒蛋来说,就有“南甜北咸”的差别。质量稳定却相对单一预制菜,如何满足消费者更为丰富和差异化的饮食要求,是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要迈过的一道门槛。

面对美味与省事的矛盾,每个人都在寻求最优解。劳累了一天回家,那些无需摘菜洗菜、查找菜谱、简单炒炒就能上桌的半成品,为充满烟火气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新可能。亲人来访、好友相会,也不妨“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采摘或购买新鲜的蔬菜,现淘米煮饭,做成可口的饭菜,好好款待一番。不论是哪种情形,食物中的人间百味,都需要用心品尝。

这正是:效率口感兼顾,品种类别丰富。便捷预制菜品,映照发展进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