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凯莱英赴港二次上市,小分子瓶颈下开拓生物药板块能成功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 | 沈娇娇
编辑 | 谢欣
6月28日,国内小分子CMO(合同生产外包)龙头公司之一的凯莱英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意味着,继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和康龙化成后,国内或再添一家“A+H”的CXO公司,
凯莱英主要业务是为药企提供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其客户包括有默沙东、辉瑞、艾伯维、礼来、再鼎医药、信达生物等国内外知名药企。
近年来,中国药物研发开发生产外包服务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维持高速增长,增速高于全球水平。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从2016至2021年,中国CRO+CMO市场有望维持30.8%的年均复合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9.5%。分环节看,临床前阶段有望维持19.7%的年均复合增速,临床和生产外包阶段分别有望维持32.0%和32.5%的年均复合增速。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创新药研发形成“VIC”的产业模式,即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和合同制研发服务机构(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的模式,无数热钱涌入创新药研发后,相当大一部分都最终流向了像药明康德、凯莱英这样的CRO/CMO企业。
CRO、CMO们也被称为行业“卖水人”,随着创新药在资本市场受宠,“卖水人”们的估值同样水涨船高,甚至由于风险性更小,更加受到市场青睐。
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行业龙头纷纷选择在高估值时赴港二次上市,凯莱英自然也不例外,在市场给出高估值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圈钱”,何乐而不为?
当然,既然创新药研发火热,CXO们在面临一轮发展机会时,也开始了新时期的竞争,这种竞争包含了产能、技术领域等,拥有更多资金显然可以帮助CXO们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竞争。
以凯莱英为例,其主打的小分子业务实际上并不是现在创新药研发上热门的方向,并且由于技术门槛相对大分子生物药更低,竞争也更为激烈。根据康橙投资数据,在2000年全球销售额Top10创新药中8个为小分子药物,到2019年Top10中仅有4个为小分子,小分子药物逐步失去了销售额的头把交椅,在整体销售额中的占比也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相比之下,大分子药物迎来了火热的发展期,成为引领全球药品发展的核心动力。
同时,由于下游需求仍旧旺盛,同类型企业如药明康德、九洲药业、博腾股份等纷纷通过建厂、收购等方式扩大产能。因此,小分子药物的研发生产业务或许在某个时间点达到天花板。凯莱英的业绩增长也会受阻停滞。
这种情况下,凯莱英开始逐步布局大分子生物药,拓展更多的业务可能性。7月2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询问凯莱英未来业绩增长点,以及是否有计划切入细胞和基因疗法。对此,凯莱英方面回复道,该公司的业务板块已从小分子CDMO领域拓展至化学合成大分子、生物工程、生物大分子CDMO、临床研究等新的领域。还将切入ADC业务领域,以带动抗体业务发展;临床研究业务板块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先进疗法临床研究领域已较早布局并有服务项目。
不过相比于国内大分子CDMO龙头药明生物,凯莱英现在才起步显然是有些晚了。中泰国际证券研究部数据显示,药明生物作为大分子生物药CDMO的头部玩家,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5%。而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曾多次对媒体表示生物药CDMO是“强者恒强”,不担心后来者的竞争。
这种说法或许并非自夸,如同样主营在小分子的博腾股份便选择跳过大分子生物药,将基因治疗作为新的拓展业务。
这种情况下,凯莱英还能冲破发展的天花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