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校外教培机构走投无路?教育公共服务领域仍然需要其发挥作用

时间:2021-07-31 11:47:04 | 来源:半月谈

半月谈评论员赵琬微

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双减”政策正式出台让人们意识到,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绑架”校内教学进度,为家长制造焦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那么,脱缰野马一般的校外教培机构是否如许多人担心的从此“走投无路”?它们能否回归教育正轨?

让校外教培机构回归育人正常轨道,关键在于改变其逐利的属性。在以往短视、功利的行业逻辑中,孩子们学得太苦太累,家长们则越陷越深。深受人们诟病的 “高薪挖抢学校教师”“铺天盖地的广告”“交钱痛快退费难”等笼罩在教培行业的各种乱象,无不是因为“逐利”的源头所致。

教育这一良心行业不能变成逐利的产业,正是这一轮政策的决心所在。“双减”《意见》提出“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等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公益性原则。

让校外教培机构回归育人正常轨道,要正视城乡、区域、校际教育之间存在的差距,引导其助力教育公平。尽管我们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与人们所希望的优质均衡依旧有很大差距。如在课后延时服务等环节中我们看到,不同学校能提供的艺术、科技的教育供给差异很大。“双减”《意见》提出,要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供高质量的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等。

利用AI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正是教育培训机构所擅长的。在规范培训服务行为的同时,要引导优质的校外培训机构进入校内课后服务、社区家庭教育等领域,弥补校内教育的不足,让其活力在资源相对稀薄、观念相对落后的地区发挥更大作用。

让校外教培机构回归育人正常轨道,要在教育公共服务中给其提供广阔平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儿童之家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实际上,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活力不足,一些少年宫只对少数报名 “学员”开放,名额有限造成供给不足;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共场馆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无力为未成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课外服务。

积极引导校外教培机构参与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不仅是行业发展所需,更是民生所盼。将去“逐利化”的校外教培机构引入公共教育体系,才能发挥其育人的真正价值,让不同禀赋、不同素质潜力的孩子得到培养挖掘,家长们才能各美其美,真正摆脱内心的焦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