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月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不为人知的张爱玲
《好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
傅杰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特聘教授傅杰老师主编的《我的读书经验》系列丛书之一种,邀请了荣新江、徐俊、陈思和、陈子善和陈尚君五位在学界极有建树的学者,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治学道路。五位主讲人爱书、读书几十年,所阅图书无数,深悉何为好书、如何读好书,其读书分享亦蕴含治学、树人、成才之理。
《秦简牍所见仓储制度研究》
谢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仓储制度,是国家粮食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以农业立国,五千年来一直重视粮食物资的存储,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即指出了仓储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历代仓储制度的研究中,秦仓储制度曾囿于史料有限,相关研究较难开展。近几十年来,秦简牍的陆续发现和刊布,提供了大批珍贵的史料,也为秦仓储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本书以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岳麓秦简等多批材料中所见的仓储史料为研究对象,同时综合简帛学、文献学、文字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在系统整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秦仓设置、禀食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考课管理等制度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秦汉律令法系研究续编》
张忠炜著,中西书局
本书作者在审慎考察出土法律文献的基础之上,有机结合传世文献记载,对汉代律令体系及律学相关论题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入研究。本书上篇聚焦于出土法律文献的性质,探究秦及汉初为何会以律令为随葬品的现象;继而以秦汉时代司法文书的生成为研究对象,考察人之因素如何影响记录真实性的问题;又以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的个案为例,揭示托名案例背后可能潜含的社会意义。下篇以益阳兔子山遗址7号井所出汉律律名木牍为中心,重新审视汉律体系研究的基本史料及相关争议问题,以罪名、事制来区分性质有别的汉律,很可能因袭自汉初以来的狱律与旁律之分;由兔子山、睡虎地、胡家草场汉简新见汉律律名与律文,亦大致可推断汉律非制定于一时,亦非成于一人之手;而基于对篇、章、卷的辨析及汉律令简的讨论,由汉律令的外在特征而把握汉代律学的可能演进方向,为理解魏晋时期律令体系变革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既往的认知思路。
《武则天研究》
孟宪实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壹卷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个案研究无疑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与文化的解释空间。然而,梳理武则天的研究史我们会发现,这个聚讼不休的话题,在相当大程度上透视出我们史学的一种基本状况:对武则天的评价,专业史学内部纷争不止,而在“公共史学”领域内几乎一面倒,武则天的形象似乎从来就没有脱离过《新唐书》《资治通鉴》。
本书以武则天的历史发展为主线,同时围绕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对“武则天”的各种评价以及所呈现的接受史进行讨论。但近代以来的史学进步,对于公共史学领域的影响微乎其微。在公共史学的世界,传统史学依然是武则天问题的霸主。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也是本书讨论的重点。
《从中州到钱塘:虞云国说宋朝》
虞云国著,中华书局·上海聚珍
本书是宋史专家虞云国教授的最新力作,分为大势追踪、人物留真、文化掠影、朝代纵论四辑。著者大笔勾勒两宋大势,摹写人物影像,深入解读文化现象,纵论通贯宋代的大论题,带领读者走近两宋兴亡盛衰的历史现场。
《清初之遗民与贰臣》
谢正光著,艺文志·上海文艺出版社
历史上的中国,每逢改朝换代,士人的出处便成为知识分子最大的伦理问题,亦成为日后知识分子讨论的焦点话题。就较近的历史而言,明末清初的士人选择仍牵动今人的心。但历来讨论此一问题者,多持遗民与贰臣界线分明、水火不相容之论调,而谢正光指出这并非历史的事实,清初重夷夏之辨如顾炎武者,也与新朝大臣颇多往来。
本书所收各篇,即放弃用“政治操守”做单向性的探讨和阐释,尝试考述遗民与贰臣间的社会关系、治学方向、伦常日用、性情志趣等,推求所处之境与论交之由,呈现出远比一般认知复杂的清初文人圈子与历史现实。本书是《停云献疑录》之后谢正光的第二本学术随笔集。
《晚清之变:天崩地坼》
吕峥著,中华书局
《晚清之变》共分两部——《天崩地坼》与《物换星移》,本书是其上部。以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以及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史实为线索,着力刻画了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李鸿章、张之洞、慈禧等等这些现近代史上风云人物的群像,同时还描写了光绪、谭嗣同、奕劻、翁同龢、荣禄、丁汝昌、邓世昌等重要角色,记叙了晚清这一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清朝最后的120天》
刘江华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大幕揭开,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封建帝制的终结,计有120余天,是大清帝国分崩离析的最后记忆。本书是对这最后120天的史实重建,从多个维度呈现当时清廷在军事、财政、外交、中枢运转上的应对得失,用丰富的细节还原辛亥革命这个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大事件。
《日常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三探》
常建华著,新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近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旨在探讨如何从生活的视野认识社会。第一部分,主要进行学术评述,总结了2007—2016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进展,对于如何开展日常生活史研究,从多角度加以探索。第二部分,论述明清时期的日常生活,其中关于明代的研究主要使用族规家训,讨论宗族制度对于族人生活的影响,折射出社会发生的变化;关于清代的研究则利用笔记与刑科题本呈现城市生活、乡村生活。
《十九世纪西方演剧与晚清国人的接受》
孙柏著,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的基本目标就是希望通过重新检阅晚清国人出访欧洲留下的观剧笔记材料,对中西戏剧交流史上这一被遗忘甚至可以说是有意无意被抹去的段落予以发覆。一方面的工作是通过对中文和英语原始史料进行参证阅读,复原十九世纪英国以及欧洲戏剧的历史真实景况;另一方面则聚焦于晚清国人的接受层面,不仅还原这些丰富史料中所记载的基于切实感受的观剧所得,而且提请注意史料撰述者如何以前现代中国既有的“百戏杂剧”等观念来应对他们在西方剧场里面遭遇的新鲜事物。
《文学史的张力》
刘跃进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作者关于文学史专题研究的专书,分为上下编。上编共收录十三篇论文,主要从理论及当代学术史的角度论述了文学史书写的意义、途径、成就,其中对上古和中古文学研究、秦汉文学史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问题、困境等皆有所探讨,充分展现了作者的理论素养和问题意识。下编收录十篇论文,主要是文学史研究的实践,角度更为微观细致,例如对“建安风骨”、陆机和陆云的创作、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等专题皆有深入论列。
《王季迁书画过眼录》
王季迁著,王义强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本书是对目前市面上可见王季迁所有手稿的首次整理出版。这三本日记手稿——题画杂录、题画杂录(二)、备忘(二),记录了王季迁在20世纪40年代日常寓目、购藏的书画作品,兼及交游、鉴赏、考辨、售格等额外信息。这些日记手稿中清晰可见王季迁写日记时的构思,在涂涂改改中表现了他的艺术观点、鉴藏理念等。在书中,我们保留了这些删改的内容原文,方便读者阅读与比对王季迁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此揭示鉴藏家对古代书画的鉴定思维与深度分析。
《不为人知的张爱玲》
陈子善著,商务印书馆
为纪念张爱玲诞辰100周年,著名张学研究家陈子善推出新书《不为人知的张爱玲》,这是他探讨张爱玲的最新文集。自2015年出版《张爱玲丛考》两卷之后,作者笔耕不辍,五年间陆续对张爱玲的文学史料作了新的发掘、考证、整理和阐释,“自以为有了新的发现”。
本书第一部分收入考订张爱玲集外著译、生平行踪、著译版本和装帧、手稿和书信等方面的文字,第二部分收入对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及其他地区文学界关于张爱玲评论的梳理,第三部分则为对张爱玲友人相关编著的研读。
《乱世清流:王伯群及其时代》
汤涛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本书为讲述同盟会元老、国民政府委员、大夏大学创始人王伯群先生生平的一部传记,从王伯群的不同身份详细解读了他的多面人生。王伯群(1885—1944),名文选,字伯群,以字行。贵州兴义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著名教育家。
本书共分四卷。第一卷以大夏大学创立者身份入手,讲述了王伯群为创建、保护大夏大学做出的卓越贡献;第二卷“大道为公”以时间为序描述了王伯群加入同盟会、策划护国运动、参与南北议和、担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等不同时代的政治身份;第三卷“大时代”讲述王伯群与民国时代多位名人的交往史;第四卷则主要叙述王伯群的家庭生活和对乡梓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