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财快评:“公参民”的终结应开启师资均衡配置的第一步
教育部日前联同八个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当中的措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要挂在公办学校名下的各类民校转为公校,二是要求地方教育部门停止审批新的“公参民”学校,不得再变相利用公校资源参与以谋利为目的民办教育。这一系列措施可谓“来势汹汹”,为未来教育行业里的公私主体划了一条清晰的边界。普通工薪子弟读的公校,能否因此而获得更好的资源却还要继续观察。
为何说这里的要害是划清楚边界呢?中国高端民校的发展得从本世纪初说起。当时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两项重要的改革,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废除重点学校的设置,要均衡配置师资,二是要地方促进民办学校建设,以确保随迁子弟有学可上。义务教育是小学加初中的九年,但当时很多地方的重点中学是初中和高中在一起的。于是就出现了要同一家中学,初中部要拆出来,但高中部则继续维持重点中学地位的情况。很多地方教育部门觉得这样拆出来的重点初中是个可以用来“创收”的“品牌”,于是便借着本义在于办更多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政策来搞高端民校。一批“名校办民校”的“公参民”学校,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冒了出来。
“品牌”效应当然能为地方教育部门“创收”:本来按分线择优录取、只交低廉学费的重点初中,一下子就能变成了学校笔试再加一笔高昂的民校学费才能上的民办高端学校。在很多城市,由于原来的重点初中搬出,高中部多了校舍可以扩大规模,作为输送阶梯的原初中部现高端民校也在迁出后相应扩招。不必讳言,很多地方教育部门在本世纪初能为公校老师加工资涨待遇,额外投入的经费不少正是如此得来。但显而易见,原本能考上重点初中的学生,如果家里交不起这笔学费,就注定无缘这类学校----代价是择优录取的教育公平原则。
这类“公参民”的“名校办民校”发展了十几年,其实很多早已在实质上与挂名母校关系不大。原重点公校的品牌效应早就被转移到民校之上了。现在转回公校身份,意义更多是在实质意义上:师资。
由地方教育部门支持的“名校办民校”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了让这类民校能收取高额学费,往往会用各种优厚条件把地方教育系统中有着公校编制的高职称老师来民校任教。所以,通常公众会看到的情况是这类高端民办学校有着高比例的“特级”和“高级”老师,相比较而言,职称较低、年资和经验较浅的老师则留在一般公校里任教。换而言之,公众口中常讲的高端民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其实相当一部分是靠公校编制养着的。这种状况的长期不正常维持,当然就让高端民校与普通公校在教学质量与最后的升学率上拉开了距离,在入学机会之外再造成了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成为中央政府决定要整治的社会议题。
必须要指出的是,让财政养着的高职称公校编制教师从民校回到公校,只是目前这项措施的直接指向。但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在未来如何能在公校之间均衡配置,在每一个城市之中,让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学生雨露均沾,相信还有更多后续的政策措施出台。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想着多砸点钱就可以让小朋友出类拔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将会越来越一碗水端平。
(作者系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教授)
(作者:陈永杰 编辑: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