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文娟“晚熟”的王派艺术
王文娟。澎湃新闻记者 丁晓文 资料图这两天,我身边有不少越迷朋友在悼念王文娟老师、回顾她艺术历程的过程中,都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原来王文娟老师不是“越剧十姐妹”之一。之所以说“突然意识到”,是因为以前大家都习惯性地误解了。这个误解其实很有趣,我们如果从学术角度来看,会发现它与王文娟老师的艺术成长历程是有密切关系的。义演《山河恋》的越剧十姐妹
所谓“越剧十姐妹”,指的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越剧界的十大名演员,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筱丹桂、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其得名是源于1947年她们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联合义演《山河恋》这一事件。十姐妹中,年龄最大的是1919年出生的尹桂芳先生,年龄最小的是1926年出生的吴小楼老师,后者与王文娟老师是同岁的。大家会有这个误解,显然是因为王老师不仅在年龄段上和十姐妹非常接近,在艺术成就和艺术影响力上也毫不逊色。1947年越剧《山河恋》剧照
但是大家在关注越剧艺术时需要留意一点,那就是历史时段的差异。每一位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位置其实是处于不断变迁之中的,没有谁是一踏上舞台就直接站上C位的。王文娟老师后来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但是她成名相对是比较晚的。所以她不仅没有出现在1947年联合义演的“越剧十姐妹”中,而且即便到1951年,我们已经可以在上海越剧界为抗美援朝联合义演的合影中(共十二人,被称为“越剧十二姐妹” )找到她了,但当时距离王派艺术的真正确立,也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途。当然,有时候流派的确立很难具体到某一年,但可以确定的是,官方认可的众多越剧流派中, 王派的出现是相当晚的。《红楼梦》
王派艺术的“晚熟”,当然有很多因素,但是如果我们从越剧发展历史的大趋势来说,其中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当王文娟老师作为一名后起之秀,开始在越剧界崭露头角时,恰好遇到了越剧女小生的崛起。
我们知道,女子越剧的第一个兴盛时期是以“三花一娟一桂”为代表的,“三花”是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一娟”是姚水娟,“一桂”则是筱丹桂。大家看到,这五位一线名角全部都是广义上的花旦。而当时越剧界的年底大会演,剧目也大多是《碧玉簪》或《孟丽君》这些以花旦为主的戏。可见在当时的越剧界,花旦是毋庸置疑的核心,虽然同时期也有不少出色的小生,但在这种大趋势下难免会被花旦的光辉所掩盖。而在上面所说的五大名旦之后,随着流派唱腔的出现,又陆续涌现了袁雪芬、傅全香等名角,袁雪芬当年是继“越剧皇后”姚水娟之后的“越剧新后”,而傅全香则是在袁雪芬离开后,以“雪声”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东山越艺社”后的头肩花旦。
《孟丽君》
但这种情况在20世纪40年代的后半期开始发生变化,随着越剧小生艺术的发展,小生行当开始得到越剧观众越来越多的关注。于是,到1947年下半年,越剧界的“芳华”“东山”“少壮”“玉兰”“云华”这五大越剧团体,都已经由小生挂头牌。所以,当时正处于艺术上升期的王文娟老师,1947年进入“少壮”,1948年进入“玉兰”,虽然都是担任头肩花旦,但剧团的头牌都是小生演员,而观众的视线也更多的集中于小生,这种外在的大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延缓她作为一个花旦演员的发展进程。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王文娟老师的艺术之路,虽然在前一个时期受到了越剧发展趋势的影响,但在后一个时期也得到了时代给予的助力。王文娟老师的艺术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然就是1958年出演越剧《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以及之后在1962年拍摄戏曲电影《红楼梦》,而这两个重要的事件,其实与当时的越剧大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学术界研究,越剧曾演过的《红楼》戏有数十种之多,而越剧演出《红楼》戏的历史甚至一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但是上海越剧院1958年所创作的这版《红楼梦》有着它独一无二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来自越剧在50年代两个重要的大环境。第一个大环境就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政府和领导的重视,越剧开始承担起服务国家层面需要的职责,尤其是作为国家单位的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所创作的越剧作品不仅经常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文化产品用于招待外宾,也得到了更多拍摄成戏曲电影、作为国家层面的文化成果向全国推出的机会。这之中就包含了后来享誉全国的越剧电影《红楼梦》。
第二个大环境则是“戏改”。“戏改”对于越剧所产生的影响有别于其他剧种,它很大程度上使一直走在创新之路上的越剧开始发生转向,向中国戏曲传统回归,可以说具有一种“复古”运动的特质。这一点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详细论述,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这种“复古”体现在很多个层面,包括剧目层面,也包括审美趣味层面,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越剧内部各行当的又一次起落。给越剧花旦,尤其是身处于“华东”内部的花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大家看看1949年以后“华东”出现的新的越剧流派,就特别明显:吕派、金派、王派,全都是花旦流派。正是这样有利的大环境下,王文娟老师最终完成了她的“逆袭”,并通过林黛玉、春香、鲤鱼精、王玉真、杨开慧、孟丽君等一系列角色,建构起了蔚为大观的王派艺术殿堂。
从个人与越剧发展史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回顾王文娟老师的艺术历程,或许可以给今天的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每个时代都有它不同的时代环境,在大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趋势面前,个人的努力可能会显得微不足道,你可能会觉得个体根本无法与时代大势相抗衡,更不用说力挽狂澜。但是环境其实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只有不为一时的得失所影响,持之以恒地提升自己,锲而不舍地专注于艺术,那么当机遇之神来到你面前时,才不会与它失之交臂。我们在永远的“林妹妹”,在“晚熟”的王派艺术中,不仅要看到其时代赋予的良好契机,更要看到艺术家在长年累月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深厚积淀。
(本文作者系越剧研究者、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