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这个“95后”学霸,毕业一年就迎来了高光时刻!

时间:2021-08-15 19:46:05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今年3月,26岁的许丹阳和三星堆遗址最新发掘出来的金面具和青铜器一起上了电视。这是他的“有生之年”系列,挖土还能挖出名气,他从来没想过。

四个多月过去,挖土青年何在?

他还在挖土。

戳这里,听听许丹阳如何“入坑”“挖土”↓↓↓

考古就是游山玩水?

太天真!

这是许丹阳成为“考古人”的第七年。就像每一个被围观去向的“学霸”,当年河南省洛阳市文科第二名的许丹阳填报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身边人除了不解,更多的是不懂。甚至有朋友会找他鉴定宝贝、估价,“帮我看一下真假,看看值多少钱”。

许丹阳并不“怪罪”让他“鉴宝”的朋友,因为连他自己,也是很久之后才明白自己到底是干嘛的。学考古是因为他喜欢旅游,对历史感兴趣,他原本以为,考古就是游山玩水。

▲许丹阳在发掘初期的4号坑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许丹阳在发掘初期的4号坑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捡破烂的,仔细一问,原来是考古勘探的”,这是许丹阳的考古学前辈们自嘲的段子。“旅游”和“历史”的光环淡去,领教了田野考古的冷门和辛苦,去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许丹阳,选择进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

▲三星堆遗址门外的稻田,蛙声一片▲三星堆遗址门外的稻田,蛙声一片

从四川省成都市区到广汉三星堆遗址,有60公里。对几乎所有考古人,这60公里是通往职业理想和幸福的距离。许丹阳毕业不久就“入坑”,从天而降的高光时刻,简直让同行嫉妒。

广汉一年,许丹阳的生活两点一线,从宿舍到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从郊区到田野。

“挖土担当”们的日常:

挖土、挖土、挖土

许丹阳负责的三星堆遗址4号坑是此次考古发掘中最先启动的,出土了神秘玉器玉琮和大量象牙,现在坑内已经进入到后期扫尾阶段。在外行人眼中,坑内文物已经提取得干干净净,但许“坑长”一眼看去,坑内的每一勺土,都是宝贝。

▲现在的4号坑看起来空空如也,但仍是考古人员细心呵护的宝贝▲现在的4号坑看起来空空如也,但仍是考古人员细心呵护的宝贝

与4号坑的安静不同,隔壁的3号坑正热火朝天地提取青铜器文物,一上午取了大大小小十几件。许丹阳几次忍不住跑过去围观。

三星堆200多人的考古队伍里,有150多人是“90后”。3号坑的“坑长”杨镇,也是一名“95后”。沉稳与否,和年龄无关。这支沉稳的挖土队,正因为年轻,有了超强的战斗力。

有时候,挖着挖着,坑里的人会陷入沉思,半天没有反应。坑上面的人就悄悄留意着,好第一时间凑过去看“大新闻”。

这个在外行眼里如寻宝一样的过程,被许丹阳形容为“探案”。他说,田野考古的现场是研究的第一现场,很多学术的思考在现场就初步形成了。“挖土”者,最终是历史的探索者,而他正朝着这个境界努力。

“好时代”里的守望者:

我是幸运的

“不以物喜”是一代代考古人的集体个性,恒温恒湿、不怕风雨的考古大棚,则是后来者才享受到的福利。35年前,考古队员们露天发掘三星堆1号、2号祭祀坑,无论是工作成果还是硬件条件,许丹阳无疑都碰到了一个好的时代。

▲现代化的考古大棚,保障了考古人的全年无休▲现代化的考古大棚,保障了考古人的全年无休

但“好时代”究竟是怎样的时代,这个问题,见仁见智。许丹阳的同学里,选择以考古为职业的人并不多,他笑称,“不仅考古遇上了好时代,很多其他行业也遇上了好时代,所以他们就转行了”。转行是可以理解的,他的坚守也并非一时兴起。许丹阳说,自己愿意学考古、干考古,一方面因为兴趣,另一方面,更因为考古的意义和价值。

靠近历史,解读历史,许丹阳报考考古学院时的理想正在顺理成章地实现。这位“95后”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相濡以沫的责任感。

▲每件文物“出道”前,都要经历多次专业拍摄▲每件文物“出道”前,都要经历多次专业拍摄

手头之物也许“平常”,内心早已开始纵横想象,每天的出土记录串联起来的,应该是一整个文明的记忆。许丹阳觉得,当初阴差阳错的选择,其实是命中注定。

“堆怎么这么好看”“火了火了怎么办”,这是现代人对于数千年文物重见天日的喜爱。承托这份喜爱的,是许丹阳们的极尽所能。对于他们,这是一份关乎文明和信仰的礼物,心意珍贵。

去年夏天,总台央广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夏天里》关注疫情之下的改行者,节目编导改行成为外卖小哥、创业者改行成为代驾、电影放映员改行成为服务员……普通人以勇气转身、在风浪里成长。

又一年盛夏,轰鸣的砖厂、流火的厨房、深邃的土坑,寄托怎样的少年志向?靠近理想、实现理想,年轻一代如何在磨砺中自强?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本月再次推出系列特写《夏天里》。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监制|高岩

编审|武俊山

策划|沈静文

记者|李欣杜希萌

除特别说明外,文中照片和视频均为总台央广记者李欣拍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