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戴菲:柏拉图洞穴,摄影的真实、纪实与如实

时间:2021-08-16 15:45:30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戴菲:柏拉图洞穴,摄影的真实、纪实与如实

纪实摄影与如实摄影,距离真实有多远?

在苏珊·桑塔格的著作《论摄影》中,她开篇提及了一个西方典故——柏拉图的洞穴。这个典故提醒人们,我们看到和接触的这个“真实”世界或许并不真实。桑塔格由此提醒人们注意真实世界和真实影像间的差异。

8月21日(周六)下午16:30,SCoP Photo Club 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戴菲。他将重新从《论摄影》中提及的“柏拉图的洞穴”深入,沿着摄影史,与我们分享他对摄影与真实、纪实和如实关系的看法。

Photo Club 活动预告

活动将于8月21日(周六)下午16:30 开始,时长约为1个半小时。活动包含SCoP新展《瓦莱里·卡苏巴:俄罗斯浪漫现实主义》展览门票,报名成功后无需另购门票。请合理安排时间,因场地限制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活动当日在前台出示报名凭证核销后入场。

戴菲

戴菲,男,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视觉文化、都市文化研究与写作等。

《窗外的风景》,1826

© 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

《干草堆》出自《自然的画笔》

© 威廉· 亨利· 福克斯· 塔尔博特

《Towing the reeds》, 1885

© 爱默生

《中国和中国人》系列, 1873

© 约翰·汤普森

《鞋业制造用的工具,Fagus工厂I》

© 阿尔伯特·伦格·帕奇

《贫民窟》

© 雅各布·里斯

《评论家》, 1943

© 维基

《纽约中央公园拿着玩具手榴弹的孩子》, 1962

© 戴安娜·阿勃斯

从摄影发明之日起,摄影师就着手将真实化为艺术,并且努力走向真实的彼面或侧面。时至今日,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摄影史中的纪实摄影、如实摄影,其所代表的摄影纪实性、如实性其实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艺术性。而常人很清楚的明白,艺术性的本质与真实性又相差甚远。如此,摄影以真实世界的外表成功拟造了一个艺术世界。那么,真实与纪实摄影、如实摄影的距离有多远?这是戴菲思考,且将要讲述的一个问题。

海报用图鸣谢:塔可

原标题:《SCoP Photo Club | 戴菲:柏拉图洞穴,摄影的真实、纪实与如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