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马上评︱又见驾车涉水遇难,都市内涝当警钟常鸣

时间:2021-08-17 13:48:49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马上评︱又见驾车涉水遇难,都市内涝当警钟常鸣

8月17日,一辆小汽车涉水通过北京市海淀区旱河铁路桥被困,车内2人被救出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遇难。目前,事发地积水已被排空,交通恢复正常。

8月16日晚至17日,浙江金华也发生了局地大暴雨。从现场拍摄的照片看,一些地方的楼房和路面被水淹没,救援人员通过橡皮艇救助受困群众。每当有这样的洪水内涝发生,舆论场难免都会启动“看海”模式,但在惨痛的损失和伤亡面前,这样的“看海”一点也不轻松。

今年汛期,全国各地频现极端天气,降水集中且持续时间长,特别是之前郑州城市内涝的险情画画,让人心有余悸。

此前,有关部门也通报,入汛以来北京平均降雨量已经比常年偏多。8月16日晚间开始的这场降雨,虽然还不是今年夏天来势最猛、持续时间最长的,但依然不容小觑。当日,北京连续发布雷电、暴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面对自然灾害的征兆,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失防万一。

事实上,今年北京已经多次发布极端天气预警,政府也通过短信群发等方式提醒市民在暴雨来临时留在安全地带。防灾综合体系的健全,有效减少了极端天气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但是,不能因为损失小了就放松警惕,在“等雨来”的情绪中麻痹大意,该防范的地方还是得防范,该小心的时候还是得小心。

2人因涉水死亡的悲剧再次提醒人们:在防灾救灾工作中应当秉持“只有更严没有最严”的态度。每一次灾难和事故都是对城市应急能力的检验,而生命的代价,无疑是城市管理的不能承受之重。

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城市内涝都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相对而言,南方地区降水量大,应对日常降雨有着充分的经验,但台风、洪水等突发自然灾害,还是会让一些城市防不胜防。而一些北方城市由于整体降水量少,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防范内涝的设计,在一些气候异常的年份,城市防灾应变机制就显得有些脆弱。

而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往的“异常”也可能成为某种“常态”,这要求所有城市都提高建设标准,把危险估计得多一点,提高建设标准。很多北京市民对2012年发生的“7·21特大暴雨”记忆犹新,自此以后,北京不断提高防范涝灾的能力,加强排水管线建设,提高“海绵城市”吸收降水的水平。在局部形成内涝的地区,要及时预警,劝阻行人和车辆通过。

极端天气来临时,也要求每一个市民都做好自我防范,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面对恶劣的通行状况,能慢一点就慢一点,能谨慎一点就谨慎一点,不再等危险降临到自己身上再追悔莫及。

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是永无止境的挑战。对于国内城市来说,既要在规划上看得长远,也要在机制上更加灵活健全。只有坚持标本兼治,恪守底线思维,才能让市民更加安全、城市生活更加舒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