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1年中国百强区出炉:东部占近7成,东北仅2区入围
2021年2月14日,深圳市深南大道。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工信部所属的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周二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显示,坐拥一众互联网巨头的深圳南山区蝉联百强区首位,广州天河区和深圳福田区紧随其后,前十名中有8个城区来自广东省,深圳独揽4席。
从区域来看,百强区也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分布特征。其中,东部地区占68席,中部地区14席,西部地区16席,东北地区仅2席,分别较2020年增加3席,减少1席,保持不变,减少2席。东部上榜城区中,除来自山东的10个城区外,其他58个均是南方城区。
从省份来看,百强区的分布基本和区域经济总量的表现相吻合。江苏省拔得头筹,百强县数量达到22个,广东省和浙江省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分别为20和12个。甘肃、广西、河南、陕西和陕西分别仅有一个百强区。
白皮书从经济实力、内生动力、消费活力和区域能级四个维度入手,分析了18个核心指标和30余个支撑参考指标,对除直辖市市辖区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其他898个市辖区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形成了百强榜单。
2021年百强区榜单
2021年百强区仅用不足全国0.6%的国土面积和9.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7.6%的生产总值。此外,百强区经济增速明显快于全国水平,百强区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且平均生产总值超1600亿元。
和去年相比,榜单前20名中,深圳南山区、广州天河区、深圳福田区、佛山顺德区和深圳宝安区的名次未变,15个城区发生变化。其中,进步最大的为成都市武侯区,提升幅度高达51位,下降幅度最大的为杭州市余杭区和无锡市新吴区,分别下降7位和5位。合肥市蜀山区则是首次进入榜单并进入20强。
白皮书表示,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百强城区的演变呈现三大特点,分别是经济强区优势明显,经济强省遥遥领先,副中心城市所属城区作用显现。
近五年来,江苏和广东两省城区在百强区的占比均在20%以上,浙江和山东省均保持在10个左右。此外,近五年来位于区域中心城市的百强区数量在逐年下降,而位于区域副中心城市的百强区数量在稳步上升,这说明副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在发挥区域功能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引领作用。
白皮书还提到,中国的城区经济总量在1200亿-1500亿元以及2500亿-4000亿元两个层级时会面临一系列发展瓶颈,能否处理好这些瓶颈对晋级至关重要。
对于前一个层级,白皮书认为,在长期跃升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占这些城区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大,整体经济受到龙头企业和单一主导产业的影响比较大,产业体系稳定性较弱,经济容易受到波动。这些区域服务所在城市的功能基本已经实现,对于这些城区来说,未来要及时优化和配置服务到更大的区域。
对于后一个层级,白皮书表示,经济总量到达这一层级意味着其已经接近地级市的发展水平,在这样的体量规模下,城区自身的资源禀赋开始对其发展起到约束,土地空间承载力和人口承载的能力也在逐步减弱,这会使城区的竞争力陷入瓶颈。这些城区未来要摒弃以总量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大限度参与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