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济日报:如何不让体育旅游喧嚣过后就“人走茶凉”
你会为一项运动而赴一座城吗?2015年,“体育+旅游”以井喷之势进入大众视野。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正在以每年30%至40%的增速发展。体育的竞技、娱乐等基因拓展了旅游内容边界,催生出多元融合下的N种可能:体育小镇、体育主题公园、体育运动度假综合体、体育运动俱乐部……加之城市马拉松、公路自行车赛的热度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效仿,意在通过引进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当地旅游。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人们对生活方式、体育运动以及身心健康都进行了重新审视。在休闲旅游新场景、体育运动新模式的带动下,体育旅游当然不乏许多成功案例,但也有不少赛事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喧嚣过后陷入“人走茶凉”式的冷清。不止于此,很多旅游胜地开发户外运动基地,往往因缺少对户外运动的基本认识,不专业的体育设施和运营方式难以满足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需求,对高强度体育旅游项目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也缺乏全面保障。
体育旅游不只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各地积极推动体育旅游项目上马的热情可以理解,但是“体育+”不是万能药,体育旅游市场无序生长、重规模轻质量等问题依然存在。地方政府寄望于体育运动为城市“带来人”,而如何“留住人”的问题更值得每一个城市管理者深思。只有根据本地特色和文化特质进行合理开发,强化因地制宜的监管和经营才能有所收获。
“体育+旅游”要注重品牌打造。
以体育活动为场景,以文旅体验为内涵,深度挖掘适应当地旅游资源与人文特色的体育IP,并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场景设计,弘扬体育精神,实现旅游、文化、体育三者充分交流与融合,塑造城市品牌价值。
“体育+旅游”还要注重体系打造。
相关部门应出台体育旅游标准,通过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区工作,推进体育旅游的规范化和精品化建设,持续完善体育赛事的服务管理与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培育一批体育旅游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