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离开网络流行语,我们就没法“好好说话”了吗?

时间:2021-09-13 17:45:44 | 来源:半月谈

半月谈评论员涂洪长

如今有不少流行语都让人一头雾水。当“绝绝子”“集美们”等网言网语成为流行,很多人都可能怀疑自己是否已落伍?但事实上,在流行话语体系中,“落伍”二字已被“奥特”或“out”取代……在这种网络话语狂欢中,“好好说话”似乎已成稀缺品。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近年来,网络流行语的迭代很快,“××体”层出不穷。在不少人的潜意识里,使用网络热梗和流行语意味着年轻、新潮和时尚,是否掌握这些话语关乎代际间能否愉快相处,这种“落伍焦虑”又助长了效仿、跟风之势,一段时间以来,网络用语如大水漫灌,充斥各种表达空间。

汉语文化本是不断更新的,网络流行语是也是一段时期的社会表情。有人认为,容得下“玩笑”和“戏谑”,本就是汉语包容性、多元化的体现。比如,“给力”“出圈”等网络词语,就已逐渐被主流表达吸纳。而且,有些网络段子无伤大雅,有些一时流行的网络热梗很快就会过时,大家更多时候要以平常心态观之。

不过,我们在认可网络话语创新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网络世界的表达也应有规矩、有底线。现在有不少人都在感慨,有些不良网络文化甚至网络“语病”,有可能成为负面情绪的“垃圾桶”和汉语文化的“污染源”。对于一些潜在的危害,有必要保持警醒。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注意到部分网络表达的问题。比如,有一些网民张口闭口“屎尿屁”,讨论直奔“下三路”,“傻×”“装×”“×丝”等脏字满天飞;比如,有一些网络平台和机构热炒“小鲜肉”“小奶狗”现象,渲染畸形审美;比如,有一些网络热门歌曲词不达意,为了押韵胡编乱造……这些网络“语病”折射出的粗鄙、油滑和轻佻之气,可能一定程度上损伤现代汉语的规范和美感,误导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语言认知,甚至不利于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存在的未必合理,流行的未必健康。我们不能强求所有表达都一本正经、一脸严肃,但也要警惕被泥沙俱下的网络文化牵着鼻子走,甚至被所谓“魔性表达”缠住舌头和笔头。我们的表达创新当然要与时俱进、贴近受众,但如果对网络流行文风无原则的迁就、盲从和跟风,不仅不是创新,反而是投机、偷懒的表现。长久下去,表达的健康性、规范性都可能成问题,还谈何传播力和塑造力?

离开了网络流行词汇,我们真的没法“好好说话”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相比崭新的网络时代,老祖宗传下的汉语已经使用了几千年,一代代中国人都在接受它的滋养和教育。这条博大精深、生生不息的汉语长河,向来有吐故纳新的气象,更有激浊扬清的力量。我们今天所创造的表达经验,也将接受时间的淘洗和后来者的检视。从这个意义上说,倡导“好好说话”,坚持表达的守正创新,是对汉语的尊重,更是对历史和未来的尊重。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监制:孙爱东

主编:王新亚

责编:秦黛新

校对:杜肖锦(实习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