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头顶“白帽”的“石山精灵” 我国白头叶猴野外种群稳步恢复增长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
白头叶猴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物种。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白头叶猴野外种群得到稳步恢复增长,目前已达到1300只左右。
白头叶猴因头部毛发白色,以树叶为食而得名,常年栖息在喀斯特石山地区,生性机警、活动灵敏,因此又被称为“石山精灵”。白头叶猴最特殊、也最萌的是成年猴子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就像带了一顶白色瓜皮小帽。
由于目前并没有在国外发现活体和标本,因此,白头叶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但在我国科学家和保护区的精心呵护下,白头叶猴野外种群得到稳步恢复增长,每年都不断有新生命诞生。
据监测,在1300只左右的白头叶猴种群中,90%以上分布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了对白头叶猴种群及其栖息地进行抢救性保护,我国先后建立救护站和保护区,并开创性地建设了首个灵长类动物生态廊道。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 农登攀:保护区建立之初,白头叶猴的数量就是40群362只,到2020年底的时候是136群1239只,数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走近“石山精灵”探寻白头叶猴生存“秘籍”
白头叶猴的数量增长了800多只,这是怎么做到的?白头叶猴家族的生存“秘籍”又有哪些?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白头叶猴种群现有最大的栖息地——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探访这些可爱的“石山精灵”。
“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这便是“石山精灵”白头叶猴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听说白头叶猴今年新出生的猴宝宝正在换毛,特别可爱又淘气,但记者来了一整天都没看到猴宝宝。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工程师 唐华兴:猴王的叫声主要是守护领地,所以它会经常发出那种,警惕的警告声。
几次试探后,这家白头叶猴已经不再躲躲闪闪。它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互相理毛,互通感情。
猴宝宝更是大胆地跳来跳去,嬉戏玩闹。成年的猴子已经开始忙碌着采食鲜树叶,为身体提供所需的大量水分。至于猴宝宝,还另有优待。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工程师 唐华兴:小猴都是很安全的。1岁之前基本上都还是母乳(喂养),特别是半岁之前,全部都是母乳(喂养)。
专家告诉记者,白头叶猴实行“一夫多妻制”,母猴主要是负责抚育后代,成年公猴承担保护猴群安全、保护领地的职责。但成年公猴要争夺猴王位置,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也很残酷。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工程师 唐华兴:从东面到西面都是新老猴王在那里追打,甚至我们在山脚,就能够听得到猴王在追打时候的喘气声。
唐华兴告诉记者,原来居住在独山,由36只白头叶猴组成的猴群现在已经被拆分成两个新的猴群。
落败的老猴王带着15只小公猴和3只小母猴,迁移到后山。新猴王则占据独山,和原先猴群里的成年母猴组成了新繁殖群,新一轮的生命繁衍和种群繁育就这样开始了。
四十年守护 白头叶猴守猴人唐立峰
唐立峰是广西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岜盆片区的巡护员,从1982年至今,他常年与猴为伴,是当地有名的“守猴人”。猴子为什么会信任他,唐立峰又有什么“独家秘籍”吸引猴群呢?
脸黑,话不多,这是很多人对唐立峰的第一印象。每天穿行群山林地,记录监测猴群动向,脚下的路他走了几万遍,山上的猴群他已经巡护了上万个日夜。只要听到老唐的呼唤,白头叶猴就会和老朋友“打招呼”。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 唐立峰:像我们去巡护,有时候看不到猴,我一学猴子叫,猴子马上答应了,它在一个山头一答应,我们就去看,数它有多少只。
人类和猴群能够建立亲密关系,这在几十年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20世纪中叶,由于人为活动和非法盗猎,白头叶猴的栖息地不断萎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1982年,广西崇左和扶绥珍贵动物保护站成立,年仅19岁的唐立峰成为了白头叶猴的第一批巡护员。保护站成立之初,巡护工作的条件异常艰苦,进山巡护全靠脚力,而且偷猎、盗捕行为时有发生。
转机来到20世纪90年代,国家出台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六大林业工程,白头叶猴栖息地得到保护和恢复,种群数量开始回升,但是猴群还没有完全放下戒心。
老唐就想了笨办法,在石山脚下蹲守,一守就是几天。时间长了,猴群中观察很久的“猴王”开始试探性靠近。老唐知道,这是信任的开始。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 唐立峰:它懂得我们不伤害它,它也不跑的。
如今整个保护区的巡护员队伍已经扩大到50人。保护区构建点面结合的监测网络,绘制130多群猴的分布图,为每个猴群建档立案。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保护区岜盆管理站负责人 蒙育宁: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这几代人的努力,让我们白头叶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白头叶猴种群数量越来越多,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都还能看到白头叶猴。
(编辑 黎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