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话30分钟被骗16万元,百万博主公布遭遇诈骗细节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近日
某平台博主杨可爱发布视频
自述落入电信诈骗陷阱
在骗子的诱导下
转给对方16万元
这几乎是她账户全部余额
更是她准备在年底
购置新房的首付

过程中她一次又一次地
忽略国家反诈APP的提醒
一步一步走进圈套
回过头看
这种诈骗手法并不高级
但却已让太多人
付出沉重的代价
事发当天
杨可爱接到一个女生的电话
对方自称是某快递公司的客服

对方准确地报出了
杨可爱的准确姓名和正在
运输中的一个快递单号
经过核实
杨可爱便卸下了防备
对方让杨可爱在支付宝
打开备用金选项
让她在上面申请180元的理赔
操作过程中
电话那头突然说
“你怎么申请了500元
你这样多申请了320元
等于和支付宝
形成了新的借贷关系”

一听到这里
杨可爱懵了
她觉得自己做错了
给别人造成了困扰
心里甚至有一点
自责和愧疚
“客服”接着说
有办法可以解决
从这里开始
对方便把杨可爱的注意力
从快递理赔转移到借贷关系上
还联系上了第二个自称
是支付宝后台客服的男子

对方告诉杨可爱
“取消不掉的原因是
你支付宝的信用分不够
还有一个办法
就是用你的账户余额来
进行信任担保
大概需要18万元
你把钱转到我这里
我就可以帮你申请解除了”
杨可爱说
当时通话已经进行了
将近30分钟
她已经很累了
只想赶紧把事情解决
于是在他的引诱下
杨可爱将自己
账户上的16万元
一笔一笔地转到了
对方指定的账户上

他还要求杨可爱
再向朋友另借2万元
这样才能补上18万元的
信任担保额度
直到杨可爱的朋友发现不妥
才带着她去公安局报案

今年7月份
某平台博主也发过一条视频
讲述自己遭遇电信诈骗的经历
在视频中
博主说自己接到一个电话
对方自称是他的女粉丝
也是银监会的工作人员
“她说我因为在国外发视频
所以银行卡里会有国外的汇款
导致我的账号存在风险
可能会被冻结
支付宝等也会受到影响”
这位女子准确说出了
博主的真实姓名、职业
还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粉丝
对他的喜爱
进一步取得了他的信任

随后
一步步走进骗局的他
将自己的10万存款
转入了对方指定的账户里
还跟朋友借了15万元
作为担保资金一同转过去

了解完两位博主的被骗过程,可以发现套路都非常简单。
但是当局者迷,接到电话时独自一人的他们没人提醒,当下直接被套牢。
有的网友会觉得,这么简单的骗局都被骗,实在是太大意了。
但是这样的骗局虽然套路简单,却极具针对性。
即使大家都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但还是容易因为一时疏忽就走进了骗子为你设下的局。
套路解析
1、诈骗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了解到受害人的隐私信息;
2、诈骗分子在联系到受害人后,会伪装自己的身份,自称是快递公司/购物平台的客服,或是某单位的工作人员,并准确报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让受害人卸下防备;
3、随后,诈骗分子开始以“提高信用分”“账户有风险需解冻”“额度清零”“信用担保”等理由,引导受害人点击链接或下载非法APP,再进一步进行转账行为,实施诈骗。
反诈骗万用法则
1、当对方准确地报出你的姓名、身份证、住址等个人信息时,也不要被唬住,官方平台不会给任何人打电话要求转账;
2、涉及到金钱时要提高警惕,如果自己无法核对真假,可拨打96110帮助核实;
3、诈骗分子甚至会让你借钱去转账给他,不要因为自己余额少而感到庆幸;
4、陌生APP要谨慎安装,比如共享屏幕的会议软件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