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畅通中国!一起来看全国首条智慧高速到底有多“聪明”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
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资源的流动、要素的流动、人员的流动都离不开道路交通网的支撑。
根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3.8万公里,高速铁路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5%。
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19.8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1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畅通的中国,速度的中国,给走向共同富裕的中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
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点项目,我国第一条智慧高速——杭绍甬高速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就植入了包括传感器、5G光纤等在内的一些新基建。
在杭绍甬智慧高速杭绍段项目的施工现场,杭绍甬高速的重要工程段曹娥江大桥正在建设。
重要节点工程曹娥江大桥正在建设
由于今年连续两个台风的影响,为了完成工期,今年国庆节,工人们没办法休息,需要加班加点工作,争取早日完工。
作为智慧高速的一部分,曹娥江大桥直接采用波形钢板,这样既能省材料,减轻重量,也更经济适用。曹娥江大桥采用波形钢板长188米,刷新了同类型桥梁的世界纪录。
智能雾气浓度检测仪基础正在埋设
另一个智慧方面,是工人们桥上安装的能见度仪,它的功能是检测能见度。团雾是交通气象中对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针对曹娥江江面团雾频发的问题,建设单位选择在大桥每隔800米设置一个能见度仪,打造雾区诱导警示系统,能够即时准确发现桥面任何区域出现的团雾并联动后方1~3公里范围内情报板、智能指示标以及导航运营商发出团雾距离预警信息,并在雾区内设置雾区诱导灯,通过标识道路轮廓以及可视距离,引导车辆顺利通过。
亚洲最大预制梁场正在智慧化生产
当然智慧不仅仅局限在此,开始建设桥面的时候,传感器、5G光纤全部会植入其中,这样就在实体高速公路的基础上也架设起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可以保证车速在每小时140km的速度行驶,智慧提醒每一辆车子的车速较慢、危险变道、插队等,提升整体行车秩序,同时也能为人工驾驶、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安全预警,提前规避风险,通过这些措施预计能够减少10%的事故发生率,交通通畅率可提高10%。
除了在出行体验的提升以外,建设单位将智慧化技术运用到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实现智慧化建造、指尖上生产、可视化监管。
在这里有亚洲最大的预制梁场,每天在近6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可以生产33片梁,从原材料进场到成品出场,智能化的运作方式让倍增产能达到普通梁场的2~3倍。
智慧梁场引入了新一代智能钢筋数控加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巡查,不仅能大大提升生产效率,也能很好地提升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以焊接为例,在传统人工焊接方式下,需要2~3名技术娴熟的焊接师傅配合才能在5分钟内较好地完成一个顶板箍筋及剪力筋的焊接,杭绍甬智慧高速通过新型焊接机器人的引用,在1名操作工的操作下,5分钟内可以高质高效地完成3个顶板箍筋及剪力筋的焊接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焊接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并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焊接的精度和质量。(总台记者 高珧)
(编辑 郑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