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瞄准万亿钢贸供应链金融市场,找钢网联手平安银行、塔比星推出科技金融新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申俊涵 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申俊涵 报道 对钢贸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绕不开的痛点。为了帮助它们缓解这些融资难题,找钢网与平安银行、塔比星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联手推出了科技金融产品“钢贸订单贷”。
据了解,“钢贸订单贷”无需抵质押,申请、提款、还款全线上化操作,最高贷款金额达200万元,最低年化利率7%,按天计息,随借随还。9月17日,这款产品正式上线并于当天完成首笔用户提款。
“我们希望通过钢贸订单贷这样的产品,让中小钢贸商不要因为资金的短缺造成运营的困难。让它回归服务行业上下游的本质,最终促成供应链的稳定性,实现供应链整体综合成本的降低。”塔比星董事长程璟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程璟超解释称,钢贸行业的供应链金融是万亿级的市场。在整个钢贸供应链中,采购商基本会要求先货后款,而生产商则要求先款后货,这就带来了资金错配的问题。很多钢贸企业在其中承担打通供应链的职能,但自身却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钢贸订单贷”产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三方联手推出的“钢贸订单贷”总额度是10亿元,产品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希望在10月份做到满足3000家钢贸客户的资金需求,同时产品模型也在不断调整。
“钢贸贷产品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在钢厂预付、终端直供等方面,塔比星、平安银行和找钢网可能还会进行更多的业务合作。”程璟超说。同时,除了对基建行业的钢贸企业,塔比星还计划进入制造业,对电线、电缆、水泥方面的中小企业提供类似订单贷、设备贷等方面的金融产品,让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钢贸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迫在眉睫
过去十多年里,银行对钢贸企业的放贷经历了从活跃到紧缩的过程。2005年后,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担保和质押方式给钢贸商放贷的方式逐渐活跃。尤其是2009年的“四万亿”刺激,在银根放松背景下,银行纷纷通过创新方式(互保联保、仓单质押等)对钢贸企业融资。在钢价上涨及销售旺盛阶段,这些创新的融资可谓多方共赢。
然而2011年钢价开始下行,前期过度扩张或违规吸贷的钢贸商陷入信贷危机。诸多行业乱象开始出现,比如有些钢贸商将存放在仓库里的同一批钢材重复抵押给多家贷款机构;贸易商之间互相担保以增加借款;通过“一女多嫁”甚至伪造虚假仓单,钢贸商套取银行贷款用于投资房地产或其他投机领域。
当时,行业监管部门及时出台了监管条例,严控假仓单、骗贷、挪用,银行也开始回收钢贸信贷。以上海为例,截至2016年,钢贸表内外授信余额已经缩减到正常贷款214亿元,成功重组、回收信贷资产1500亿元。而2011年全国钢材贸易贷款1.89万亿元,同期全国贷款总额54万亿元,钢材贸易贷款在整个银行贷款中的比例高达3.5%。
由此可以看出,钢贸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市场巨大,规模达万亿级。同时,行业的风险也很大,主流的金融机构因为无法对人、钱、货进行监管,被迫因为风险控制离开了这个市场。很多钢贸商在难以从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不得不求助于民间融资、高利贷,这让一种名为“托盘”的业务悄然兴起。
据了解,所谓钢贸“托盘”业务,一般会涉及三方:钢厂卖方、中间贸易商、托盘方(资金提供方)。贸易商因缺乏资金,先向托盘方提供一定比例保证金,托盘方垫资代购钢材并放在第三方仓库,约定一段时间后,贸易商加付佣金或利息的形式偿还资金,拿回货权。一般来说,充当托盘方的多是有资金实力的企业,他们用自有资金或者从银行获得贷款给钢贸商贷款,年化利率9%~12%不等。
高额的中间费用,也间接推高了下游的用钢企业成本。因此,行业内中小企业一直希望能够从银行直接获取日常贷款。银行也希望能够安全、稳妥地开展相关的信贷业务,扶持行业内的中小微企业。
整合三方资源,“四流合一”严把风控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找钢网与平安银行、塔比星联合推出了“钢贸订单贷”产品。“我们三家的战略想法非常契合,都希望通过平台化、科技化的手段对供应链进行重塑,帮助钢贸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题。”程璟超说。
据了解,平安银行曾在2006年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2013年开始对中小企业基于日常经营等信息授信、免除额外抵押和担保,近年来也在不断探索“物联网+金融”,并与找钢网成为战略级合作伙伴。
塔比星作为“钢贸订单贷”项目的技术与数据支持方,是平安集团旗下提供产业互联服务的科技公司,基于自身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辅助提供技术与数据解决方案,对订单、发票、仓储、物流等全流程进行数字化梳理及规范对接,提升贸易背景及数据的可信度。
找钢网拥有13万+注册用户和8500+合作供应商,凭借其用户基数、平台信用数据和行业影响力,能够链接平安银行和需要资金支持的客户,降低贷款业务风险,让银行能够放心贷款给钢贸行业客户,拓展钢贸行业纯信用贷款业务领域。
在确定合作后,几家公司的系统对接速度非常快。找钢网、塔比星、银行、客户的不同平台,通过开放式API接口的方式整合成统一的服务平台。原来贷款给钢贸企业时,银行很难了解货在哪、资金具体用在什么地方,如今在平台上能够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
“表面上看,我们提供给客户的是钢贸贷产品。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供应链的整合,它打通了从钢厂到钢贸商、金融服务商,到实际采购商、工程项目,以及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闭环,能够做到从钢厂到施工现场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贷款风险。”程璟超说。
具体来说,在风险控制方面,首先,如果货物去到的是有问题的项目,这笔贷款将不会发放,这从源头上规避采购商的支付风险。同时,平台也有钢生产厂商的白名单,从而保证厂商具有稳定的供应能力。两端都控制住以后,风险将大大降低。
第二,四流合一保证了交易的真实性,避免钢贸企业囤货行为的产生。当客户选择“钢贸订单贷”产品后,放款得到的钱只能在平台上买货用,而不能炒货、囤货。当钢贸商拿到货,通过找钢的胖猫物流平台把货送到下游买方。在真实交易的背景下,客户的逾期率能够有很好的把控。
第三,钢贸贷产品的借款周期基本上是一个月,平均还款周期是七天。如果外部环境变化比较剧烈,团队也可以随时调整产品的风控模型。
程璟超表示,总的来说,这项业务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中小钢贸企业,它们通过“钢贸订单贷”直接获得银行信贷,融资成本较以往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作者:申俊涵 编辑: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