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字数:2505,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导读:大城市要让进城老人也能享受一定的基本公共服务
作者 | 第一财经林小昭
老龄化高峰即将到来,养老问题广受关注。其中,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难题尤其凸显。
农村留守老人或达1600万
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我国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乡村的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城镇。乡村60周岁及以上、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60周岁及以上、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分别高出7.99个百分点、6.61个百分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
也就是说,乡村60周岁及以上、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了5.11个百分点、4.22个百分点。
农村老年人口占比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城镇水平,一大原因就是农村的青年人口大量流入到城市。在这种情况下,人口流出地区的老龄化较为严重。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三沙市之外的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三沙市之外的普通地级市、州、盟,以下简称“市”)的人口年龄构成情况梳理后发现,目前全国有149市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其中有11个城市已经进入超老龄化阶段,主要来自苏中地区、四川、辽宁和内蒙古,以中小城市为主。大多数城市是由于当地产业发展不足,劳动年龄人口外流,因而老年人口占比较高。
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大量人口外流,造成农村家庭日渐“空巢化”。根据民政部2016年的摸底排查,全国共有农村留守老年人16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约12%。
根据七人普数据,2020年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人占比23.81%,总人数为12138万人。若按照前述留守老人12%的占比计算,则大约有1457万人。考虑到近几年人口加快向中心城市、大城市、都市圈集聚,以及人口老龄化快速提升的趋势,普遍预计农村留守老人占比超过2016年,总人数仍高达1600万人左右。
第一财经记者对近60年出生人口统计梳理发现,1962年后我国进入了一个长达十多年的出生人口高峰期,因此明年我国将迎来退休高峰期,尤其是1963年出生人口高达2934万人,其后两年平均也达到了2700万人。随着明年老龄化高峰到来,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庞大的留守老人群体也面临着种种困难。比如由于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农村留守老人精神空虚、孤独感严重成为普遍现象;由于养老金少,很多留守老人为了维持基本生活,在业比例高;很多老人饮食上简单应付,由于子女长期在外务工,难以照料其生活起居,往往使小病拖成大病。
让老人跟随子女进城
如何缓解农村地区的养老压力、化解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题?在此,降低留守老人比例、缩短子女与老人的时间、空间距离十分关键。不少老人想到大城市投靠子女,但受限于住房、医疗等问题,这一想法实现起来存在不少难度,因而只能继续留守家乡。
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大批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工作,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虽然拥有大城市的户口,但由于大城市房价高、买房较晚等原因,不少人面临住房空间不够等问题。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快速推进,但同时农村留守老人也相对地越来越多,留守老人也越来越老,生活状态越来越不健康的问题更加突出。
“这些老人的一部分子女进城务工,有的已经长期居住在城市,还有一些出自农村的大学生们学成以后绝大多数在城里工作。随着自己成家立业,他们也会将自己的父母老人接到城里一起生活。”董玉整说。
与此同时,随着三孩时代到来,从鼓励生育的角度,创造条件让更多老年人进城照看孙辈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董玉整说,三孩政策时代,将逐渐改变人口结构,也会改变人口流动的结构,从而对住房、生活、医疗服务等等提出新的要求。
董玉整分析,老人在城市里生活,也要享受城市的公共交通、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所以,从整个城市发展和系统运转的视角出发,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在考虑公共服务的布局投入和实际使用时,要考虑到这一方面的因素,要让这些进城的老人也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从而为他们的子女全身心地为城市发展做贡献提供更多的支持保障。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对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来说,未来还是要加快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业领域补短板,加大公共产品供给,让外来务工人员加快市民化,更好地融入城市,这样也有利于当地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合理分布
不过,相比于大城市的高房价和较高的生活成本,不少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性的服务业,整体的收入水平不高,加之户籍因素,要将父母、子女接到身边一起生活,难度较大。因此,相关专家认为,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未来需要加快产业在区域之间的合理梯次分配,缩短成年子女与父母的时空距离。
当前,一二线城市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土地、劳动力、房价等各种成本要素的抬升,发展传统制造业已经不再具备优势。这些地方的人才、科技等要素资源集聚,可以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相比之下,中小城市、县城、人口大镇等,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主战场。
接受采访的相关专家表示,大城市、沿海地区应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纾解非核心功能,加快推进一般制造业向中小城市转移。中小城市、县城也应该改善软硬件环境,承接更多的产业落户,让更多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就近就业、就近城镇化。
除此之外,加快补齐短板,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互助性养老”等举措,进一步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生活需求和精神慰藉十分关键。
董玉整说,要对那些继续留在农村生活的老人,以及虽然现居住在城市、未来还要回归农村的老人们提供相对稳定的、持续有效的养老保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和完善乡村社区建设,尤其是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为他们的养老提供设施场所和配套条件。要鼓励老人们相互支持帮助,发展互助式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