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博物
今天是情人节,大家都在谈感情。
对此,我插不上话,所以我准备跟你们聊点别的。就谈谈钱吧。
上回谈钱的时候,我们讲的是贝币(怪可爱的),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贝币的直系后代——蚁鼻钱。
也挺可爱。
上回说到,中国各地最晚在商代就开始用海贝作为货币了。随着经济发展,天然海贝不够用,于是三千年前出现了青铜仿贝,是世界最早的金属铸币。
时至东周春秋时代,尽管贝币还没正式退出,但铜币已经成为主流。由于列国割据,各自为政,各地货币的演化走上了不同轨道。唯有南方的楚国,坚持使用贝状铜币。楚国的铜贝形制比天然货贝略小,但外形依然保持了扁平的贝壳状。轻重差异很大,最轻的不足1克,重的达6克,最常见的一般是2.5~3.5克。
青铜仿贝
图片来自网络
楚国铜贝正面有纹饰,但不再模仿海贝腹面的沟齿纹路了,而是刻着神秘的符文。其中有90%以上形似汉字“咒”。那两只“眼睛”再配上正面尖端的圆孔(坑),看上去像是张惊恐的人脸,故而民间常称之为“鬼脸钱”。
今日对它们的正式称呼,就是“蚁鼻钱”。
关于蚁鼻钱上的符文,学界有好多种猜测,主流观点认为上面是文字。最多的“咒”字文,笔者认为与“贝”字在金文中的写法相近,很可能就是楚国的“贝”字。
目前出土发现的还有十几种不同钱文,形似“紊”“金”“君”“行”“忻”“匐”“朱”“三”等字,但其中的含义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蚁鼻钱”可不是楚国人自己说的,这个称呼最早见于南宋文献,此类钱币宋代以前就有出土,有人猜测它们可能用于墓葬中镇蚁,也有说是镇鬼怪的,还有学者认为铭文像是蚂蚁歇于鼻尖。
但关于蚁鼻此名的来源,目前学界公认的说法是——“蚁鼻”是形容这钱的面值小。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有典故:“以蚁鼻之缺,捐无价之淳钧。”意思是说因轻微的缺陷而舍弃了无价之宝。所以蚁鼻钱这个名字,其实是在描述它是“小钱”。
鬼脸钱的“脸”,实际上是一个字加上一个穿孔(大多数穿孔其实是个实心的“坑”),与19世纪末的西方名画《呐喊》谜之相似。
相比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其他货币,蚁鼻钱不但个头小,面值也非常小。蚁鼻钱的购买力到底如何,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
但《史记·循吏列传》里讲了个相关事件:有一次楚庄王觉得楚国流通的钱币太小太轻,便下令废除,换成面额更大、重量更重的铜币。结果市场大乱,百姓怨声载道,无人安心买卖。三个月后恢复原有币制,市场三天就恢复了生机。
楚国的货币系统中,除了蚁鼻钱,还有布币、金版和铜钱牌。蚁鼻钱面值小,多用于国内民间小额交易。大宗买卖和国际贸易,则多用布币和金版。
楚国的布币有大小之分,小者高4.5厘米,大者高10~13厘米(俗称“楚大布”)。后者正面写“殊布当釿”,背面是“十货”,有学者据此猜测一枚楚大布可兑换十枚蚁鼻钱。
进入战国时代后,楚国国力腾飞,疆域不断扩张,不但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甚至吞灭了越国、鲁国,拓展至东部沿海。作为楚国使用最广,数量最多的货币,蚁鼻钱的流通范围也扩展至几乎当时的半个中国。
时至今日,楚国故地内均有蚁鼻钱发现,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0余处,约15万枚蚁鼻钱出土。
然而各地出土的、不同年代的蚁鼻钱,品相差别很大。按说年代越晚,工艺越成熟,所铸之币应该品质更高。但实际上,反倒是楚国早中期的蚁鼻钱更精美。
这类蚁鼻钱主要出自楚国腹地湖北,它们含铜70 %以上,铅、锡都在10 %左右——这是青铜铸币的最佳比例。
不同时代的蚁鼻钱品质差异明显
图片来源见水印
另一类蚁鼻钱主要出自豫东和皖西北,代表了楚国中后期的铸币——它们铜锡含量有所下降,铅含量上升,故成色较次。第三类为楚国末期所铸造,大多发现于皖东、苏北及鲁南——它们不仅低铜高铅,而且大小轻重悬殊, 铸工粗糙。
学者们推测,因为铜锡贵而铅便宜,铸币用料配比的变化,可能跟楚国国力的衰退相关。尤其战国末年,战事愈烈,还需要制造大量青铜兵器,不得不在铸钱上偷工减料。看来这小小的蚁鼻钱身上,隐含着楚国兴亡的脉络。
关于蚁鼻钱的知识讲完了。
读文章可知,当年的楚国强不强,可以看蚁鼻钱的质量。而现在的我强不强,得看人民币的数量(bushi)。
不过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钱什么的都不重要,大家情人节快乐最重要!
撰文 " 王永生 李小隼
摄影| 邱建明
微信编辑 | 高兴
本文原载于《博物》2022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