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博物
你有没有见过一匹马对你“笑”,表情一点都不友好。

它有些任性,还有些嚣张。

有时它还带着一些痴狂……

看完之后,我只有一个想法:
妈妈!我要回家!!这马的牙齿也太可怕了吧!

我们对马、牛、羊那么熟悉,却很少注意它们的牙齿,其实这里头大有学问。今天我们挨个讲讲它们的牙齿。
作为古代最好的交通工具和战场武备,马在家畜中总是得到最多关心,其中牙齿养护又是重中之重。迄今最早的兽医牙科手术证据,就是3000多年前一颗被锯断整形的马牙,出土于蒙古高原。
现代的高端马场,更是定期给马检查牙齿、配备专业牙医,甚至“马牙科”在兽医中都已是一门单独的学科。

兽医为马匹检查牙齿
图片来源:vet service
一套“完全版”的马牙,总数为36~40颗。
撑起它们大长脸的,是上下颌的长长齿列,上下各有6对颊齿(包括3对前臼齿和3对臼齿),共24颗。马的颊齿生得粗大坚固,覆盖着厚实的珐琅质,这是它们的咀嚼工具、最重要的吃饭家伙。

马的牙齿和人类一样,分为颊齿(臼齿和前臼齿)、门齿和犬齿三部分,长排的颊齿齿列让马长成了 “大长脸”。
嘴巴正面,则是上下各3对门齿,共12颗,主要用来啃断草叶、草茎。另外4颗呢?是犬齿。别看马这一族吃了几千万年的草,它们嘴里仍然保留了犬齿。
不过,通常只有公马生着4颗尖利的犬齿,而母马的犬齿发育不完全,一般只是微微露出牙龈,所以也有“母马不长犬齿”的说法。公马的犬齿,既是它们互相打架时的武器,遇到猛兽时也能用来自卫。一些火爆性子的烈马喜欢咬人,就是这种古老天性的延续。

手给你咬掉!
图片来源:dreamtime

而家马的非洲亲戚——斑马,更是以“铁嘴钢牙”著称,在动物园时常咬伤饲养员或是乱投喂的游客。

打斗撕咬中的雄性斑马。没被人类驯化的斑马有“老虎马”的外号,除了身上的条纹像老虎,也因为它们喜欢用牙齿攻击。图片来源:tumblr
在中国古代,像伯乐这样的“相马”高手虽不常有,但摸摸马的牙齿就知道马的年龄——“几岁口”,还是挺普及的技能。
当然,摸马牙不是把整只手伸到马嘴里去摸后槽牙(颊齿),小心被咬!摸摸它们的门牙(切齿)就行了。

用今天比较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未成年看换没换乳齿,中年看咀嚼面的磨损,老年看牙齿表面的凹槽。
和人类婴儿一样,小马出生后不久,就会长出它们马生中的第一组牙齿——乳牙。到了2~3岁,小马的乳牙逐渐脱落,替换成更大、更粗糙的恒牙,直到5岁左右全部被恒牙代替。小马长齐恒牙的时候,也同时结束了童年,进入了成熟期。

马的牙齿
绘图:孟凡萌
在这之后,又怎么摸牙识马龄呢?
随着每天吃草不断损耗,马的切齿也被越磨越平。一般来说,马的下颌第1对(最中央一对,以此类推)、第2对、第3对切齿,分别在它们6岁、7岁、8岁时开始磨平;上颌的第1、2、3对切齿,则在它们9、10、11岁时依次磨平。

马的切齿被磨平的同时,牙齿中间还会出现一条垂直的凹槽——牙槽线。马在10岁时会首次出现牙槽线,15岁时约一半切齿都会长出牙槽线。20岁以后牙槽线又会消失,不过这时的马也已进入老年了,一般再过几年就会牙齿掉光。随着年龄增长,上下切齿的咬合角度也发生变化,门牙越来越往外凸。

吃草草,长高高
图片来源:horsedoctor
相比马嘴里的三种牙齿俱全,牛羊的32颗牙齿就有些奇葩了——除了上下颌各6对颊齿,它们的上嘴唇里面完全没有门齿、犬齿,只有一块叫“齿垫”的厚实牙龈!

而它们下颌的犬齿却长成了门齿形态,与门齿并排,相当于有8颗板牙(切齿)。而且这种配置,居然是食草动物中的主流。

山羊的上颌骨,颊齿中靠前的3对前臼齿较小,靠后的3对臼齿较大。
我们平时说的“牛”和“羊”,在分类上都属于牛科动物,而且各自都包括不止一个物种。“牛”一般指的是家牛(黄牛),至于水牛、牦牛和中国云南的大额牛,都分别驯化自其他的野生祖先。“羊”中的绵羊和山羊,也是两种动物。
这些牛羊家畜以及牛科的各种野生“牛”“羊”“羚”,加起来有140多种,是现存食草动物的第一大家族。除了牛科成员,鹿科的各种鹿、长颈鹿科的长颈鹿,切齿配置也是上0下8,没有上切齿。

与大部分哺乳动物用上下门齿切断食物不同,没有上切齿的牛羊,是把上颌的齿垫当“砧板”,配合下切齿把食物碾碎。
由于它们有秘密武器——分成几瓣的胃,所以食物第一次进嘴时不用咀嚼,而是吞进胃里进行初步消化,然后才反刍回嘴里,花几个小时用颊齿、下切齿和齿垫反复咀嚼研磨,再咽下肚完成更彻底的消化过程。


牛羊的嘴唇、舌头也很发达,可以看到它们的嘴在吃草时不时向上拉拽,一把把将草卷进嘴里,效率很高。
尤其是羊,它们吃草是连根拔起的,这种“斩草除根”的吃饭方式对草场破坏很大。因此不论是养绵羊的草原牧人,还是养山羊的山区牧人,都得几天换一个地方,赶着羊群不断寻找新的草场。
如果你对羊的牙齿还不了解,那涮个羊肉了解一下吧!(bushi)

撰文 " 卢路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阿什么爽
本文原载于《博物》杂志2018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