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青藏高原迎来降雪。“春天的雪下得大,这田就越解渴,春播就有了好墒情。”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芦花乡九架山村家庭农场主朵积文,往火炉里扔了几块羊板粪。“村子里的人都搬下了山,土地闲置的很多,我打算今年再流转几百亩地。”
深谷环绕的芦花乡是海东市乐都区19个乡镇中最远的一个,“藏”在深山之中,距离区政府所在地碾伯镇40多公里路,基本都是蜿蜒山路。雪季,老百姓只能等着雪化冰融时才能下山,交通、上学、就医一度成为困扰当地老百姓的大难题。2019年10月,芦花乡整体搬迁至乐都区易地搬迁安置点,住在“山尖尖上”的老百姓从此开启了城市生活,也给朵积文的家庭农场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除了本村280多亩地,我还租了隔壁朵家湾村的80亩地。村上像我这样的家庭农场有6个,最大的流转了700亩,最少的也有100多亩。”2021年,朵积文种了200亩土豆、100亩小麦、40亩油菜籽、25亩青草,养了60只羊、20只鸡、80头猪,刨去人员工资纯收入7万余元。“岁数大了打工有难度,庄稼人最拿手的还是种地。地越多,收入就越多,土豆收成不好了,还能指望油菜;农作物不好了,还能指望牲口。照这样发展下去,700亩地、200只羊、1000头猪,我的愿景不久就能实现了。”很难想象,55岁的朵积文曾经是九架山村典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通过脱贫攻坚政策扶持、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对口帮扶,朵积文创办了家庭农场,经过两年的发展脱贫摘帽,年均收入维持在7万元左右。下一步,朵积文打算让家庭农场迈进机械化时代。他说,每年人工工资就占了收入的三分之一。整乡搬迁后,留在山上的农户不多了,季节性用工成了大问题。以往每人每天80元,现在150元都很难找到人了。“家庭农场规模化发展,必须走机械化的路子,而且要用一些适应我们这种山地的中小型机械才可以。”
“魏家村600亩、周家村700亩、中庄村200亩,总共流转了1500亩。拖拉机4台、打捆机5台、青储机1台,价值60多万元。”三年,零起步,乐都区瞿昙镇魏家村魏文红的家庭农场逐步踏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石砌的院墙,圈梁的房屋,蓝色彩钢的仓库里停满了农业机械。“这些机械除了自己用,平时还能出租给周边的农户,一亩地60元,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端出三杯八宝茶,魏文红拉开了话匣子。“去年种了300多亩的土豆,收入将近60万元。花了2万元,打通了一部分田间道路,土地连片了,机械化就能跟上。今年再多种180亩的土豆,要是土豆种植、除草、收获全部实现机械化,我就能省下不少用工钱。”
离魏文红家不远的地方,是他哥的养殖场,380只羊咩咩声不绝。“羊的饲草料基本上都是我这边种出来的,给他省了不少饲料钱。剩下的饲草料还卖了10万元。”规模化种养殖让魏文红看到了家庭农场发展的大好前景,“今后打算建个养殖场,养500头肉牛生产高品质牛肉,一斤能卖到80元。再建个大型淀粉加工厂,土豆原料自己就能供起来,一吨淀粉能卖1000元。这两个项目市场考察已经做完了,就等批地建厂了。”
说话间,魏文红接了一通电话,“我们村的村民,她想把自家种的几亩地租给我,一亩地100元,一会就去看看地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