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耀增
在广袤的门源草原上,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总有一个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人,他手拿望远镜、健步如飞。草原上一点小变化都逃不过他犀利的双眼,都能引起他高度的注意和警觉。
他将搜寻和观测到的东西都详细记录在一本发黄的笔记本上,上面画满密密麻麻的线条,那是他绘制的一幅幅地形图。所有记录下来的东西,都会及时进入大数据平台,为进一步规划、治理与修复工作掌握最可靠的第一手数据。
他就是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草原站农业推广研究员王有良。他从1989年参加工作分配到门源县草原站后,便一头扎进草原鼠虫害防治、牧草良种选育推广、饲草生产加工、种养结合发展草食畜牧业等工作中,一干就是33年。
生于斯,长于斯。王有良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辛勤耕耘的足迹。他在草业建设和科技推广长路上上下求索,成为门源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草产业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线的中坚力量。
“我所学的专业是草业科学,一直从事的是草原生态治理与修复,最大的信念就是在我的努力下,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绿,生态越来越好。”王有良说。
门源全县总面积690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96万公顷,天然草原面积41.4万公顷,其中退化草原面积22.8万公顷。立足于半农半牧这一优势,王有良围绕着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草产业发展这2条主线,俯下身子,埋头苦干。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他主持、参与实施了《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环青海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等多个重大项目,累计防治鼠虫害142.5万公顷,退化草地综合治理3.6万公顷,围栏封育草场25.2万公顷,草地施肥、灌溉草场8800公顷,建制可持续利用集成技术燕麦饲草生产基地333公顷,使草地退化趋势得到遏制,草地生态系统得到修复。
在草原生态建设、保护、改良工作中,王有良经过长期推广、实践、探索、创新、总结,形成了草原鼠害绿色防控、草原虫害绿色防控、退化草地综合治理、草地围栏封育与划区轮牧、燕麦饲草生产基地可持续利用等5套行之有效的草业集成技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015年,门源县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草牧业试验试点县、“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县。
王有良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按照种养结合的发展思路,创新举措,兴办规模化饲草企业和合作组织,为草牧业与“粮改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门源成为全省主要的青干草、青贮草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门源县相继建成门源县富源青草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草业公司,培育了251家合作组织从事草产业工作。全县年种植高产优质饲草9733公顷,购置大中型饲草收割及加工机械58台(套),饲草烘干流水线一条,新建青贮窖12.0425万平方米,年产青干草9.28万吨,年产青贮燕麦饲草7.5万吨,年产生经济效益16011万元,新增纯收益5840万元。”说起成果,王有良一脸欣慰。
在草产业发展过程中,王有良引进与推广优质燕麦大面积种植与箭筈豌豆混播、测土配方及牧草专用肥使用、饲草全程机械化生产等6项技术。特别是燕麦草青贮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养殖业成本降低,效益提升20%以上,极大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
“从2015年开始,积极引进饲草品种70个,在不同海拔地区进行试验种植,试验筛选出公农1号、中蒙1号、 赤杂1号等紫花苜蓿品种3个和燕王、牧王、贝勒1号、贝勒2号、领袖、青甜1号等优质燕麦品种6个,铁研53号玉米品种1个,极大地丰富了我县饲草种植品种。特别是3个苜蓿品种,在海拔3000米以上,在无保护措施下成功越冬,开创了我县饲草产业的新纪元。”王有良念起他的“饲草经”滔滔不绝。
在草牧业和“粮改饲”试点工作中,他探索出了“人工草地+牧区舍饲、半舍饲”的草地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企业+基地+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合作社主导经营+农牧民收入保底、利润分成”的经营模式、“高标准人工草地+优良畜舍饲、半舍饲养殖+观光旅游业”的一二三产业和谐发展联动经营模式等4条符合具有门源特色的区域性草畜联动综合发展模式,为门源县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021年7月,王有良来到门源县青石嘴镇红沟村开展为期5年的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牧与草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到红沟村从事乡村工作,我还是适应和得心应手的。通过调研,撰写了《红沟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及基本思路》及《红沟村滨河旅游休闲区建设项目建议书》等项目方案20个,计划投资6794万元。并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应用于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方面,效果还不错。”王有良说。
33年来,王有良一直在基层一线,他始终吃苦耐劳、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一辈子在一个单位,一辈子坚守做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产业建设与乡村振兴3件事。他始终坚守一个信念——“生我是这方土地,养我是这片草原,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回报它。”王有良在平凡的事业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农牧民群众的爱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