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文
5月4日,在央视播出的2022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上,有三位虚拟人集体亮相。
他们可以在演播大厅的舞台上“飙舞”,也可以穿越到六所高校的现实场景中,与大学生们互动,动作自然流畅,效果惊艳。
图源:视频截图建模、绑定、动作捕捉是虚拟人生产制作的关键环节。要实现高效高质的3D建模、动画制作、实时渲染,则要运用不少游戏技术。
如今,游戏技术已跳脱出游戏产品本身,去到更多领域发挥作用。
游戏技术的“跨界”与“破壁”
游戏是一种“超级复杂的跨学科产品”。娱乐只是它呈现出的众多功能和效用之一。在技术层面,游戏对其他领域的影响要更“底层”和“无形”。
游戏技术经常被拿来讲的一个应用领域是影视。
在2019年Disney+的热播剧集《曼达洛人》中,制作团队就和虚幻引擎(一款用于游戏开发制作的工具)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了实时相机合成——“在片场直接看到最终场景”的效果。几年前,《头号玩家》和《银翼杀手2049》等电影也曾使用Unity游戏引擎来帮助制作视觉特效。
观众在看电影或剧集时,几乎不会想到其拍摄背后用到了游戏技术,而只是有一个明显的感觉——电影更好看了。
图源:《曼达洛人》第一季官方剧照游戏技术的运用不止影视行业,还有自动驾驶领域。
自动驾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测试。腾讯曾推出自动驾驶虚拟仿真系统TAD Sim,用于高效构建还原度极高的测试场景,完成自动驾驶汽车感知、决策和控制算法的闭环仿真测试。在TAD Sim的场景构建中,就运用到了三维重建和游戏引擎等游戏相关技术。
让大众更有感知的游戏技术外溢案例,更多出现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
比如教育领域,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因没有足够的设备和资源进行一些自然科学实验,于是有游戏引擎公司开发了应用软件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实验模拟,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与现实实验类似的效果。
再比如医疗领域,此前,就有游戏公司与医院合作,研发数字疗法新药“注意力强化训练系统”。据了解,该系统已经投入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临床试验。
还有文物保护领域。游戏产业成熟的照扫技术、3D建模和物理渲染等技术,让文物遗产不仅能以数字化形式保存,重新获得“生命力”,而且创新的交互体验也能让更多的人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
据品玩观察,游戏技术通过引擎、算法、模拟交互、反馈性等种种特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还包括了智慧城市、飞机维修和维护培训、建筑工程等等。
这些应用体现的一个趋势是,游戏技术正跳脱出游戏行业,跨界融入实体产业。游戏技术愈发展现出和社会生产、实体经济贴近的一面。
游戏中,也有数字生产力
游戏技术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看到,其中不乏一些科技巨头。
今年1月18日,微软公司官宣收购开发了《魔兽系列》、《暗黑破坏神》和《使命召唤》等大热游戏IP的知名游戏厂商动视暴雪。这项收购刷新了游戏行业的收购金额记录,也成了近20年来商业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
外界大都将这次收购解读为微软强势进军游戏行业、抢滩元宇宙的标志。但如果结合未来趋势看,微软看中的绝不仅仅是暴雪的游戏内容,更有这家公司的游戏技术。
正如人民网一篇评论中提到:这项收购代表了当下全球科技巨头对数字经济新一轮产业布局的前瞻性判断,游戏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游戏中也有数字生产力。
图源:unsplash免费图库我们如今讨论游戏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个重要前提是,游戏技术的发展,很多时候是领先于其他行业,并且有能力去支持其他行业发展的。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切身体会到一项新技术、新发展的场景,往往也都是从游戏开始的。
一个很典型的例证是,智能手机行业起步时期,《愤怒的小鸟》和《水果忍者》等游戏以其符合智能手机用户操作习惯和使用时间的设计,不仅让游戏从业者们意识到简单、休闲、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游戏可以在移动平台上获得成功,还以自身的成功推动了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
类似的路径也出现在AR、VR和元宇宙的发展中。
根据统计,目前对于AR、VR技术的运用,70%的内容都是游戏;当下正火的元宇宙概念,其最佳体验入口和重要终端场景也是游戏,游戏研发用到的游戏引擎、3D建模、实时渲染等,被认为是支撑元宇宙发展的重要技术。
很多时候,游戏在刺激技术革新的同时,其成果也在不断向其他领域辐射。
比如,游戏中原本为提供更好游戏体验而生的振动反馈技术,如今也被广泛运用于无障碍领域——视障儿童可以将不同知识以不同振动集合加以学习;视障群体使用互联网时,可以通过振动进行确认、取消和选择等不同操作;出行时,视障人士也可以根据所遇物体的大小、密度和形状定义不同的振动集合,免于危险。
游戏底层技术的跨行业运用,恰恰体现出游戏中蕴含的数字生产力。或者说,游戏技术已成为了推动传统产业走向数实融合、构建数字孪生体的重要工具。
所有这些其实也都指向了一个事实:游戏正在成为未来技术的试验田和孵化器。
游戏的技术能力与价值边界将不断拓展,并将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