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细胞通讯》日前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当人类在进化上与黑猩猩分离后,DNA发生的微小变化,使得人类更容易患癌。
癌症在其他灵长类动物中相对少见。例如,对1901年至1932年死于美国费城动物园的971只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的尸检发现,只有8只患有肿瘤。
为了搞清为什么人类更容易患癌症,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Christine Iacobuzio-Donahue和同事比较了人类和12种非人灵长类动物之间的数百个基因。
他们发现,人类作为新物种从黑猩猩中分离出来后,进化出一种叫做BRCA2的基因。由于能够参与DNA修复,BRCA2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人类BRCA2基因的一个DNA字母发生了改变,使其修复DNA的能力比其他灵长类基因下降了20%,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癌症发病率更高。
这一发现增加了关于BRCA2在人类癌症中的作用的现有知识。例如,携带某些BRCA2基因变体的人,其修复活动会进一步遭到抑制,他们患癌症的风险也更大,尤其是乳腺癌和卵巢癌。
Iacobuzio Donahue说,在这个阶段,我们不知道为什么BRCA2在人类身上进化得不如其他灵长类动物活跃。一种可能性是,人类选择降低BRCA2活性来提高生育能力,因为研究表明,携带与癌症相关的BRCA2变体的女性似乎更容易怀孕。她补充说,如果是这样,生育率的提高可能以更高的癌症发病率为代价。
Iacobuzio Donahue说,BRCA2基因的单一突变可能是人类患癌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可能会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例如,尽管人类的基因编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理论上可以重写BRCA2基因,使其更像非人灵长类动物版本,从而降低癌症发病率。(李木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2.11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