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5月26日,比亚迪A股股价报收286.64元,微跌0.19%,总市值达到8344亿元。
在大盘震荡时刻,比亚迪的股价却逆势反弹,逐渐向2021年的最高点进发。4月以来,截至5月26日晚,比亚迪股价已累计上涨23.84%,最高时曾达到304.08元/股,离历史最高点340.13元/股只差11%的涨幅。
股价暴力反弹的背后,比亚迪迎来了一份“炸裂”的销售数据。
根据乘联会2022年4月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显示,神车五菱宏光居于第一,而后续二至八名均被比亚迪新能源车包揽。整个4月,在新能源狭义乘用车中,比亚迪汽车销量达104770辆,份额占到了37.1%,在一众车企中遥居第一。排名第二的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仅27431辆,不及比亚迪的1/3。
“比亚迪两块大的业务——电动汽车和电池,电动汽车的销量确实业绩不错,单月超过10万台,并且预期也会很好。电池业务后面逐步外供之后的市场份额可能会提升。两块业务看到的都是发展越来越好。”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进入5月以来,比亚迪唐EV、海豹系列等一系列车型发布,再度集中了市场的目光。传导至资本市场上,更是有投资者喊出“估值对标特斯拉”的口号。
不过,在“高光”的另一面,比亚迪在毛利率、净利润率水平等方面与特斯拉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新车销量频创新高
在宣布停产燃油车后,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节节攀升,屡屡创出新高。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4月,比亚迪汽车总销量达387456辆,份额达28.7%,稳居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首位,而特斯拉中国同期销量为109812辆(份额8.1%),排名第三。
进入5月以来,比亚迪更是动作不断。
5月16日,比亚迪旗下高端MPV腾势D9开启预售,预售价为33.5万元起,24小时预售成绩为5679辆;5月20日,比亚迪首款搭载了CTB技术的e平台3.0车型——海豹开启预售,仅7小时预售订单就达到22637辆。5月23日,比亚迪汽车官博再次宣布,其纯电SUV2022款唐EV预售24小时热销8505辆。
近期,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比亚迪全新高端品牌将于今年三季度正式发布品牌及标识,四季度首款车型进行全球发布,首款车型定位于一台硬派越野,2023年上半年首款车型将正式上市。在价格区间上,新品牌目前的几个产品规划将覆盖80-150万元区间。
如此猛烈的“攻势”也引发了诸多投资者的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比亚迪被调研次数位居全部A股企业第6位,合计接受了35次机构调研,涉及至少33家调研机构,被披露出来的包括8家券商、4家基金公司、2家保险公司等,多为如花旗环球金融、景顺长城、富国基金、汇丰银行、上投摩根等海内外知名的大型金融机构。
“比亚迪汽车产业基础打得比较好,产业链相关产品布局也多,也在逐渐展示其厚积薄发的发展态势,这些可能都是比亚迪差异化、科技化竞争的有利赛点和亮点。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加快,而我国自主车企在高端品牌方面存在短板,当然这也是包括比亚迪在内的本土车企高端化、全球化的动力。”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受访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比亚迪将2022年度销量目标锁定为120万台,较2021年实现销量增长60.8%。而最新的数据显示,比亚迪2022年1月-4月销量合计就已达到39.74万台,同比增长166.05%,完成目标的33.12%。
在今年3月底的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透露,“保守估计,比亚迪今年的订单会达到150万辆,如果供应链做得好,订单可能会冲击200万辆。”
而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总销量60万台,这也就意味着,今年比亚迪新能源车总销量有望增长三倍有余。
估值比肩特斯拉?
在产销数据的加持之下,比亚迪的“资本故事”也翩翩起舞。
4月以来,在A股市场整体震荡,一度击穿3000点之际,比亚迪的股价却在慢慢回升,截至5月26日,比亚迪总市值已恢复至8344亿元,动态市盈率突破258倍。
然而,市场的“追捧”之声却依旧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近一个月来,13家海内外机构对比亚迪给出评级,均为“买入/增持/强推”等评级。
5月25日,海通证券发布研报,更是创出“分部估值方式”对比亚迪进行估值,预测其总市值预计将突破9400亿元。
海通证券分析师施毅表示:“(比亚迪)汽车板块考虑到尚处于快速扩张时期,盈利波动较大,采用 PS 估值;手机板块采用比亚迪电子最新市值;电池板块采用PE估值;半导体板块采用公司拟分拆上市子公司BYD半导体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股权激励行权的利润指引进行PE估值。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3722.83亿元,归母净利74.14亿元,参考可比公司,测算比亚迪各分部总市值区间为9414-9672亿元,对应合理价值区间323.37-332.23元。”
瑞银证券5月25日也发布评级报告称,维持比亚迪股份“买入”评级,最高目标价为368港元,较此前最高目标价上调348.78%。
国泰君安亦对比亚迪给出“增持”评级,将其目标价定为371.20元。而如果根据比亚迪截至5月26日286.64元/股的收盘价测算,还有29%的上行差距。
早些时候,花旗银行更是将比亚迪的估值倍率对标特斯拉,认为比亚迪的销量会在2023年超越特斯拉。今年4月,在比亚迪一季报发布后,花旗银行将比亚迪的目标价进一步提升至587港元,按这一目标价计算,比亚迪的市值预计将超过1.7万亿港元。
除了投资机构之外,股民的“狂热”亦不遑多让。在各大中小投资者的交流平台上,将比亚迪估值对标特斯拉的呼喊不绝于耳,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从目前的销量以及经营上看,比亚迪距离特斯拉仍有不小的差距。
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0万辆,而同期特斯拉全年销量超过93.6万辆,近日,特斯拉发布的《2021年影响力报告》显示,到2030年,特斯拉的目标是每年销售2000万辆电动汽车。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比亚迪估值肯定会相应水涨船高,但如果将估值完全对标特斯拉的话,就显得有些牵强,因为比亚迪相对来说走的是性价比道路,而特斯拉毛利更丰厚一些。另外就是从市场区域来看,根据2021年数据,比亚迪99%的销量都在中国市场,而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只有34%左右,相对是更全球化的企业。”胜恒投资投资总监杨勇受访指出。
低毛利率之痛
事实上,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无论是在赚钱能力、产品结构还是智能化发展阶段上来看,比亚迪都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2021年,比亚迪再度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021年年报显示,比亚迪全年营收为2161.42亿,同比增长38.02%,但归母净利润为30.45亿,同比下降28.08%。
而2021年,特斯拉营业总收入达到538.23亿美元,同比增长71%;净利润55.19亿美元,同比增长665%。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的元年,2021年政府通过政策驱动、消费者意识培养等,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全年产销量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约1.6倍,但在这样的高速增长背景下,比亚迪的业绩并不尽如人意。
记者注意到,这主要源于比亚迪的“低毛利”和“低净利率”。
比亚迪的三项主营业务中,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1124.89亿,同比增长33.93%,但是毛利率仅17.37%;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864.54亿,同比增长43.99%,毛利率为7.57%,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164.71亿,同比增长36.27%,毛利率尚未披露。
整体来看,比亚迪毛利率为13.02%,净利润率则只有1.84%。而这其中,比亚迪2021年新能源补贴收入合计58.67亿,年报中扣非净利润为12.55亿,扣除补贴比亚迪的净利润率将更低。
而特斯拉的净利润率为10.25%,毛利率为27.4%,其中整车毛利率更是达到30.6%。
在市场人士看来,比亚迪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除了来自成本端的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外,还受到收入端的车型结构的改变、激进的定价策略等因素影响。
“比亚迪的利润率比较低,会拖累估值,但并不是绝对的,公司或是采用低利润率抢占市场策略,带来销量增长,助力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后续公司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或者提价策略,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目前比亚迪也在推出一些高端车型,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有望带来利润率的提升。”杨勇对此认为。
吴辉也指出:“特斯拉有品牌溢价,利润率肯定比比亚迪要好些。比亚迪的整车如果大规模上量之后,利润应该也会好转。”
祁海珅则认为,特斯拉更多的是在发挥其具有“颠覆创新”的技术革新优势,基于“先研发-再生产”逻辑,成为引领潮流及趋势的代表,而一旦产品出现预期落差,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而比亚迪更多的是体现出基于汽车工业的理解,进行“制造创新”属性下的“边生产-边研发”的稳健发展路径,“虽然两者生存发展路径有别,但殊途同归,最终还是要用有力的产品来说话,市场说了算”。
(作者:杨坪 编辑: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