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酒泉6月4日电 题:心怀山海 眼有星辰——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见面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米思源、张瑞杰
6月4日上午11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内,当3名中国航天员进入大家的视野时,掌声不绝于耳。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见面会在这里举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高峰宣布,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陈冬担任指令长。
这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公开亮相。
3名航天员身穿蓝色工作服,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站立在玻璃墙内,向现场媒体记者挥手致意。他们左胸前的五星红旗,与身后的巨幅国旗交相辉映。
一年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见面会在此举行。那次任务,他们在轨驻留3个月,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
仅4个月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就在同一面玻璃墙内亮相。他们首次实现在轨驻留6个月,再次刷新纪录。
今天,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又站在了这里,他们将开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中国宫”迎接问天、梦天实验舱的到来。
一个个首次、一项项纪录,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新高度。
2016年10月,陈冬第一次踏入太空。这一次再征寰宇,他将在太空驻留6个月的时间。
重任在肩,陈冬心中却是满满的期盼:“中国的太空家园将在我们手中建成,我们是多么的幸运、更是多么的幸福。”
6年来,陈冬对那片星空的思念与日俱增,“原来是想上太空,现在是更想上太空。”
将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指令长身份重返太空的陈冬,深感自豪的同时,更感到一种责任。陈冬说,作为空间站任务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一个乘组,他们有充分的准备、火热的激情、十足的信心。
心怀渴望的不只是陈冬。
在航天员的工作服上,有一个特殊装饰——金色五角星,它的数量对应航天员飞天的次数。刘洋的胸标上,也有一颗熠熠闪光的金色五角星。
2012年,刘洋乘坐神舟九号,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离开时,她曾庄严地向天宫一号敬了个军礼,并暗暗发誓:“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
返回地球后,刘洋解锁了很多其他身份。她是学生、是老师,也成为一双儿女的母亲。但她始终没有停止训练。因为,她仍然心怀山海,眼有星辰。
今天,刘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坚定地说:“大家一定会在浩瀚太空一次次看到我们的身影!”
和陈冬、刘洋相比,蔡旭哲是不折不扣的“太空新人”。然而,他们三人的飞天梦,却在同一个起点。
作为陈冬、刘洋同批入队的战友,蔡旭哲12年的坚持与执着,终于一朝梦圆。他用8个字来形容此刻的感受——责重如山,使命神圣。
就在一天前,新一轮“出差三人组”在问天阁内过了端午节。
“问天”这个名字源于屈原的名篇《天问》。
诗人千年前浪漫瑰丽的想象,航天人千年后脚踏实地的奋斗,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飞天梦想,在这一刻同频共振。
回答现场记者提问完毕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列队离场。他们眼神坚定,步伐从容。
很快,3名航天员将从这里出征,奔赴太空。其间,他们还将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一起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在轨轮换。
问天阁外的圆梦园广场上,有一面英雄墙,印有到访过浩瀚宇宙的中国航天员照片,陈冬与刘洋也在其中。
1个月前,墙上的照片有了新成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叶光富成为中国第13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6个月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回到地球。届时,英雄榜上的人数将会增加到14人。而中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已经在2020年完成选拔,投入训练。
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飞天英雄记入这面荣誉之墙,载入中国航天的壮美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