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臻 通讯员 麻 明
盛夏时节,行走在河湟谷地乡村山野,芳草青碧、翠林如海。一个个特色明显的产业直映眼帘,尽显生机和魅力。
7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乐都区芦花乡九架山村的珠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片开阔的田野间,十几位农民分散在其间,甚是忙碌。合作社负责人李文林正在指导几位农户进行田间管理。
“以前对有机肥心存疑虑,怕影响产量,这次他们的指导彻底改变我的想法,还学了不少东西。”李文林说,用专用有机肥做底肥,整个生产过程基本不用化学肥料及原料,生产的绿色蔬菜安全卫生品质好,完全可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而就在不久前,李文林还在为化肥的事发愁。科技服务工作组的到来,不仅帮他改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以及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还为合作社协调解决了40吨的有机肥,让李文林及社员投入生产的信心更足了。
“经过科技服务工作组的指导帮助,今年我们社各类作物的种植规模达到了1500亩(100公顷),农产品走向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贴上了绿色有机的牌子,卖出了更高的价格。”李文林难掩内心喜悦。
李文林对有机肥认识的转变,得益于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的“科技人员服务基层行动”。记者了解到,今年初,省农业农村厅启动全省农业农村系统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服务基层行动,抽调40多名机关干部和120名农业科技人员分别组成八个督导组和40个科技服务组,由8名厅领导带队,分赴8个市州和40个县市区开展督导和科技服务,着力解决农牧民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缺门路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通科技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省农作物种子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俊仁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讲到“促进共同富裕,最艰难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意味着农业农村部门在今后五年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对我们来说,下沉基层,服务农牧民,这无疑是一次施展拳脚的大好机会。
另一方面,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大棚果蔬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力措施,是促进资源节约、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派驻西宁市的科技服务组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多设施农业、大棚果蔬农产品产量低、技术滞后、效益不好、运营成本高,需要从品种改良、轮作倒茬、基建改造等三个方面手把手、一对一开展技术指导帮助,西宁市城西区丰泽华绿色生态合作社负责人李启莲对此感触较深:“科技服务工作组为我们合作社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切实解决了合作社存在的技术难题和瓶颈,也让我对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草场退化、设施条件、技术力量薄弱……这些一直是困扰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上拉秀乡加桥村野血牦牛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嘎玛冉杰的难题。
从后期选育牛群出栏量少、犊牛跟群时间长、母牛体质恢复差、生产性能较低入手,派驻玉树市的科技服务工作组通过现场手把手教授犊牛早期断奶、种畜的选育、繁殖技术规范化专业技术,协调引种野血牦牛并办理引种证,帮助加桥村野血牦牛养殖合作社建立了育种档案、四级繁育体系。
“经过科技服务组的专业指导和贴心帮助,对于今后增产扩大养殖规模,我们的决心和底气更足了。”嘎玛冉杰谈到养殖场的发展时坚定地说到。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圈舍畜棚,手把手教、点对点指导服务,既让农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农牧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也让干部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接受了实践锻炼。同时,结合“作风大整顿、职能大转变”专项行动,省农业农村厅党组积极引导干部深入践行“忠诚担当、苦干实干、奉献三农”精神,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