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何沛苁
这两天,微博话题
#熊猫难道不害怕吗#
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据网友@吃不胖的小5发布的微博
工作人员穿上熊猫套装的图片,
看起来有些“吓人”
难道熊猫不害怕吗?
网友:熊猫害不害怕我不知道,
反正我是挺害怕!






还有人问,
我一眼就看出就是假的,
难道熊猫看不出来?
戳视频↓↓↓
让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中国动物学会动物行为学分会副理事长
兼秘书长刘定震,
为你科普一下!
印痕行为,也称印记行为,
是动物行为学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现象。
如雁鸭类等早成性鸟类,
在它出壳第一眼看到的活动物体,
都会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跟随。
刘定震说,
类似的现象在哺乳类动物中也存在。

工作人员穿熊猫服
是为了在照顾大熊猫幼崽时,
避免它们因为印痕行为对人类产生依赖
将来放归野外时,
它们才会躲避人类而不是主动靠近。
科研人员还将大熊猫的粪便和尿液气味
一起抹到熊猫服上,
让工作人员更“像”熊猫。

那么熊猫服达到预想的效果了吗?
刘定震表示,
根据最近几年培训的个体
和放归的效果来看,
熊猫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放归野外的个体全部对人类的活动,
比如说话声产生警戒反应,
并表现出回避行为。

大熊猫到底能不能分辨出
穿熊猫服的是人还是熊猫?
刘定震说,科研人员实验发现,
通过给成年大熊猫辨认熊猫图案,
哪怕改动一个耳朵、
一只眼睛的位置,
它都能很明显地区分出来。
至于大熊猫幼崽是否可以分辨,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做过相关的研究。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王程玥
审核:岳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