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4日,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季拍卖会圆满收官,总成交额逾 3.35 亿元。新快报记者从拍卖行方面获悉,中国书画逾1.57亿元成交,瓷器·玉器·工艺品逾1.33亿元成交,“物外——古代书画及文人书房”斩获7775.38万元,文嘉《草阁延宾图》以3243万元领衔拍场。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中国书画斩获逾1.57亿元
中国书画部分,600余件拍品斩获逾1.57亿元。聚焦之作文嘉《草阁延宾图》以3243万元成交,引领艺术市场热情。极具创造性与风格力量的董其昌《临王右军书卷》以747.5万元成交,傅抱石《秦淮柳荫》以477.25万元成交,饶宗颐《花好月圆人寿、行书五言联一堂》以161万元成交。“南风——广东美术作品”专场成交踊跃,林风眠《打渔杀家》以437万元成交。
现当代艺术五大专题也受到藏家关注。120件拍品总揽1994.45万元佳绩。其中,冷军《画室中的提琴手》摘得专场桂冠,斩获成交价368万元,李铁夫《白菜胖头鱼》以293.25万元成交,范勃《花开花落之十》以138万元成交,梁器奇纪念专场100%成交,刷新艺术家市场纪录。
瓷器·玉器·工艺品板块呈现近千件臻品器物,斩获总成交逾1.33亿元。一件铜鎏金阿嵯耶观音斩获成交价931.5万元。多件拍品深受市场和藏家喜爱、内容与趣味兼具,其中明永乐青花折枝四季花卉纹罐、明宫廷木胎金漆韦陀、清早期黄花梨夹头榫大画案表现优异,分别以460万元、368万元、173.65万元成交。
永宣青花瓷器是一座高峰
明初皇权统治的长期稳定,催生了永宣盛世,也成就了永宣青花。大名鼎鼎的永宣青花,塑造出中国陶瓷史的一座巅峰,在造型及纹饰等方面,确定了后世青花瓷器的基调。
在9月23日下午举行的“风华——宫廷器物及历代造像”专场中,广州华艺国际秋拍的三件顶级永乐青花器物,均以高价成交。明永乐青花折枝四季花卉纹罐(高24.8cm)成交价460万元,明永乐青花一把莲纹大盘(直径34cm)、明永乐青花枇杷缠枝花卉纹莲子碗(直径21.3cm)则分别以240万元和272万元落槌。
广州华艺国际瓷器及工艺品部门业务经理陈思羽在预展时接受新快报记者的采访。她介绍,这件明永乐青花折枝四季花卉纹罐,相对同时期造物而言体量较大,为日本出光美术馆旧藏,并曾著录《明之染付》陶瓷大系。
永乐青花特别之处何在?其一就在于“苏麻离青”釉料,它由郑和从西洋带回。“苏麻离青在明中期成化之前已差不多用完,所以这种青花沉着、点染、晕散的状态,后世不复再见”,陈思羽说,此后以平等青、石子青、回青等为继,“回青相对高级,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官窑制器使用较多”。
为何永宣瓷器成为高峰?陈思羽表示,这与国力相关,另一个瓷器史高峰“康雍乾”的出现也是因此。“永宣盛世,有财力、人力、物力,许多器型、纹饰、画风,都是开先河的。而其对‘康雍乾’瓷器有很大影响,因为,同一个(故)宫,很多藏品,从明至清保存完好,加上清代这三位帝王本来就崇尚汉人审美,所以他们会以前朝的古董作为标准器和蓝本,用本朝的笔触、工匠去模仿。当然他们也有创新,包括新的纹饰和器型。”
据介绍,广州华艺国际近年来,持续侧重于精品官窑的推广。
广东藏家注重塑像的美感
相对于瓷器,雕像保存难度更大。本次拍卖有一尊明代宫廷木胎金漆韦陀,9月23日以368万元成交。这尊木雕造像体量巨大,“连飘带都完整保存下来,非常难得”,陈思羽说。韦陀护肩交领处的蝴蝶结绑带与胸前的帛带、绳结及腰下中国结,自然柔软,迎风飞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面部特征塑造十分传神,慈眉善目。
开脸是雕塑的重要特征。“我们在欣赏雕塑的时候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哪里的雕塑就像哪里的人,因为它是以人为蓝本进行创作的”,陈思羽接着介绍了另一件瞩目的拍品——大理国鎏金阿嵯耶观音,脸形方圆,眼睛微闭,鼻子直平,嘴唇厚实,这件观音的面容就很像云南本地人。
大理国鎏金阿嵯耶观音在本次拍卖中以931.5万元的高价成交。它是一尊典型的12世纪大理南诏皇室敕造的铜鎏金阿嵯耶观音标准立像,其观音形象在我国佛教艺术中别具一格。据美国学者Chapin博士研究,目前所见之阿嵯耶观音塑像虽在材质、细节上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之外,但在尺寸及样式上均能保持高度一致,均出自公元12世纪的南诏国。大理国造像采用我国中原传统的失蜡铸造技法,但造像的合金成分与中原地区明显不同,含有锡、锌、铅、银、铁、镍、砷等多种金属成分,其中“砷”的成分最为特殊,因为它特别稀有,只有云南的矿物中含有这种金属成分,因此,这一工艺特点已经成为鉴别大理造像产地的科学依据。
陈思羽介绍,广东藏家会更注重雕塑的美感,“现在的人更多是从铸造的工艺、开脸以及整个体态,并结合历史信息去欣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