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深圳制度创新再出发,希望以下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深圳制度创新再出发的内容对您有用。
10月底,财政部下发《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时间激起多方关注。
这是一份非常全面的文件,涵盖探索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探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立与先行示范区相适应的现代财税体制等多个方面,还提出了实施的保障措施,要求财政部和深圳市加强协同联动,打造深圳财政创新样本的意味呼之欲出。
这份《意见》还涉及了诸多公众关注的话题,如深圳作为一个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如何让外地人与当地户籍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的公共服务?面对房价高企的局面,外来人口的住房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意见》均从财政角度给出了答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表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政的保障作用,高质量发展的地方财政,可以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财政部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事业,深圳也具有特殊的先发优势。深圳经济发展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已经遇到并将遇到更多其他地方发展尚未遇到的问题,深圳问题的率先解决和更好方案的设计,可以为其他地方提供样板。
为什么是深圳?
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
《意见》总共分为5个部分,包括支持深圳探索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的财政政策体系;支持深圳探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支持深圳加快建立与先行示范区相适应的现代财税体制;支持深圳探索提升财政管理效能的有效路径以及最后一个部分的保障措施,涵盖了创新改革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是深圳?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时代地标,在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国际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也需要与之适应,不断探索创新,从而更好发挥财政职能。
李旭红进一步表示,这份《意见》紧密结合了财政的各项重要职能、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及深圳特区先行先试的特点展开,例如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财政管理效能等等,在具体的举措方面有许多创新之处,例如,支持深圳在全国税制改革中先行先试等,这些举措未来取得了更好的成效后,对其他城市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则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总体上看,《意见》集中在深圳市的公共服务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财税体制改革和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四个方面,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新发展格局、推进深圳示范区建设的要求。
罗志恒分析称,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而深圳目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明显,相对于经济而言公共服务明显不足,人均医疗、教育、住房等资源的落后与不均严重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阻碍了共同富裕以及市民化进程。《意见》从财政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加强保障房建设、构建公立医院体系,推进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其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深圳国际竞争力强,已是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但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的稳定性以及转型升级极为重要。财政积极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及强链补链,有利于提高我国发展的安全性。
第三,计划单列市的市区财政体制属于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一部分,既要发挥出市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又要给予其更大的权限,促进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政府偿债备付金制度,防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兑付风险,这对全国其他地区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如何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有”到“更好更优”
细分来看,《意见》中提到了诸多民生关注的话题,比如《意见》明确,要发挥中央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作用,推动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与当地户籍居民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
根据财政部规定,奖励资金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不规定具体用途,但应按照突出重点、促进均等以及体现差异三个原则分配,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对于深圳这么一个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而言,如何让外地人与当地户籍居民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显然十分重要。
此外,《意见》还提到,鼓励深圳通过各项财税政策引导建立区域协同、错位发展、优质高效的公立医院体系,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等,这些都有利于民生福祉。
罗志恒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逻辑从效率转向公平、从先富转向共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平越发重要,财政在其中可发挥较大作用。具体而言,首先,财政支出结构可进一步优化,通过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腾出更大的空间用于医疗、教育等支出;其次是整合用于医疗、教育等同类别的支出,避免支出分散化,发挥集成效应;三是进一步完善支出标准和支出范围,提高常住人口在支出范围中的分配权重,将流动人口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中。
杨志勇则表示,高质量发展需要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深圳有条件探索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意见》提出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这里所涉民生服务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服务,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更好更优”的问题,教育、医疗卫生、住房、文化、全民健身等都是如此。
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何解,深圳要打造样本?
市场不足财政发力,缓解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意见》还直面了深圳的住房问题,重点提出,考虑深圳人口持续净流入对住房的需求,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深圳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的补助,加大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对深圳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深圳地少人多,住房供需矛盾突出,自2020年开始,深圳每年都通过加大居住用地、商品房和公共住房的供应量,以缓解城市供需矛盾造成的房价高企问题,过去3年,深圳居住用地计划供应规模分别为150公顷、292.3公顷、363.3公顷,连创新高。此外,深圳还确定,“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全市住房建设筹集总量的30%,不少于40万套(间)。
此次《意见》将解决的落脚点主要放在保障性住房、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上,原因何在?
李旭红表示,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深圳作为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住房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作为创新示范城市,要打造人才的高地,住房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都是优化现有的住房供给结构,以更低的住房成本改善人们住房条件的有效手段,但是作为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并非投资性的房地产,由政府部门通过预算内资金予以支持解决将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罗志恒则认为,深圳的住房问题表现在总量上的供需不匹配,人口持续流入产生了较大的住房需求,但是有限的土地供应难以满足需求。其次,供给不足引发房价大涨,进一步影响了很多人生活幸福感。“单纯依靠市场手段在房价高企的背景下短期内难以解决,借助保障轨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更能尽快解决居住的需要,而这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意见》的最后一部分便对政策落实提出了具体举措,比如规定财政部和深圳市加强协同联动,定期会商协调,建立工作任务落实和重大问题协调机制。相关财税改革试点、探索示范任务,具备相应条件可赋予深圳先行先试等。
杨志勇表示,深圳有基础,有好的体制机制,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财政力量必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同时,深圳财政的实践,也将为全国地方财政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