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自己的:散文之树摇曳多姿

时间:2022-11-20 20:45:08 | 来源:

今天,分享一篇散文之树摇曳多姿,希望以下散文之树摇曳多姿的内容对您有用。

■读后 《在路上》

◎李一鸣/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这本书里,李一鸣写了那些年遇到的人和事,写了留在心灵深处的精神之地,让读者去品味人生奋斗中的酸甜苦辣,去回味那些年的人生过往,去感受亲情、爱情、友情带来的那份感动。

在路上奔走的人们,怀揣理想,想实现“诗与远方”的梦想。理想的实现是艰难和困苦的,是寂寞的独行,是灵魂的一次次洗礼。在精神上,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痛苦。走走停停,以思求证,人为何要远行?人为何去奋斗?《遇见》一篇中,作者“遇见”了王懿荣———他们都是从烟台奔赴京城的,他们的人生经历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时代使然。王懿荣的祖先是有名的琅琊王家,王懿荣却生不逢时,参加清末科举考试,屡考不中,他执守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念,怀揣着立德、立功、立言的生命渴望,一次次叩响命运之门。他终于成功了,赐进士出身,继而参加翰林院进士选拔,登上了科举考试的顶层。王懿荣出仕并不平坦,外敌入侵,面对灾难深重的局面,文人的风骨使他大义凛然,让人心生敬意。作为文人,他还是著名的金石学家,偶然的遇见,发现了甲骨文。“王懿荣这一发现不要紧,他如炬白的目光照亮了历史的隧道,洞见了华夏文字的始根,直接把汉字产生的历史,溯源到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试想,如果没有王懿荣慧眼识别,甲骨只能被弃之如敝屣,最好的命运也就是被当做药材研磨成粉,经病人肠胃消化后再回归大地。如果那样,凝注着中华文明尊严的见证就遭遇毁灭性灾难,甲骨文、殷墟,将沉睡在无尽的黑暗中,不知何年何月得见天日。”偶然中有必然,多年的不懈努力,多年的奋力拼搏,练就了他的那双慧眼。

写王懿荣也穿插了作者自己的故事,从滨州到烟台主持建设大学新校区,又从烟台奔赴京城,通过选招主持鲁迅文学院的工作,终于回归到自己的文学故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文学理想。王懿荣因国破家亡而自杀时五十五岁,作者写这篇散文时也是五十五岁,正进入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为文学之树添枝加叶,作者遇见了好时代。李一鸣感慨到:“但可以无愧地说,我们把自己的青春、心血和汗水,献给了这个国家,也见证和参与了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人间奇迹。如今,一提到民族、国家和人民,我们心里还是自然而然迸发出跃跃欲试的冲动,那或许 就是自古以来流淌在中国知知识分子血管里的一腔热血吧,沉着而坚实,涌动而不歇。”在历史意识的关照下,对人生的意义做了诗性的诠释,还有《忆江南·过无锡》《彭山访故人记》等篇章,蕴含着历史的苍凉感和历史的使命感。通过对历史的审视和思考,在今人与古人的对比中,将时代感和历史感融入散文中。正好暗合了作家王蒙的观点:要用历史发展的意识去艺术地把握现实,从“事件的深层、生活的深层、人的心灵的深处触到生活的脉搏、历史的脉搏”。

《远眺华不注》《夜宿淮安》等散文中,读出了李一鸣的学问之厚实。古今中外,探骊寻珠,顺手拈来,让读者叹其学服其理。好的散文作品必须有深厚的底蕴,这是作者扎根传统文化之必然,使散文富有情趣,使散文之树摇曳多姿。在《当文学遇到酒》中,从文学的源头《诗经》开始,到“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到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陶渊明的“引壶觞以自酌”,到李白“莫使金樽空对月”,到苏东坡的“把酒问青天”,到李清照的“沉醉不知归路”,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酒在文学的长河里流淌,酒中自有真情在,饮而不贪真风流,读之酣畅淋漓,文采飞扬,读出了文学的博大精深和韵味无穷。《蟋蟀》是篇趣文,它的趣味儿就来自于作者对蟋蟀趣事的妙用。如蟋蟀与宁津关系的传说:一是北宋年间徽帝与皇后与蟋蟀的故事,另一传说也有趣,是清末太监李莲英与蟋蟀的故事。用蒲松龄的《促织》结尾,对蟋蟀给人民造成的苦难,不由人不扼腕叹息。“蟋蟀,是一只小虫,跳动在宁津的大地上,在历史中,在现实里。”

即使写《蟋蟀》这样的文字,也有作者的“自我”在,“自省”是写作者最好的品质,作者的多篇散文都有体现。在《哲学意蕴与人文情怀》中,写出了作者自己的“自省”,写出了刘庆邦、王安忆、张洁、史铁生等作家的“自省”,“自省”是文人的骨气和硬气,面对喧嚣的现实社会,作家要始终保持自信与自知,怀揣童真与纯粹,有“自己的精神园地”,去追寻那些富有诗意的人生。“作家就是这样,我们看到任何一个东西,我们都能赋予它不一样的感觉,都能发现与人的命运、人的处境、人心相连的心灵悸动,这就是作家的人文情怀。作为优秀作家,在人文素养上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他们应该涵养崇高的人文情怀,具备对整个人类、对全部世界的强烈关怀。”以人文情怀去关注社会底层和普通人,让笔头连着心头,让笔管连着血管,并对“自我”不断反思,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文学家园。血与血的相容,心与心的交会,才能让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孙永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