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增加一线劳动者报酬、提高养老育幼服务消费 扩大内需战略发布!,希望以下增加一线劳动者报酬、提高养老育幼服务消费 扩大内需战略发布!的内容对您有用。
“到2035年,我希望能住上离单位近一点的房子,不再往返数小时”“到2035年,我希望开新能源车的时候不再有续航焦虑”“到2035年,我希望能用上嵌入了我们自己芯片的国产好手机和国产好汽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正体现在国家的战略规划纲要中。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明了接下来十余年我国扩大内需的主要方向。
《规划纲要》共有规划背景、总体要求等总计11部分共38条,内容涵盖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释放内需潜能,提高供给质量等。《规划纲要》提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根据《规划纲要》,到2035年,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是,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等。
为何当前提出扩大内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中明确表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
《规划纲要》进一步表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都呈现新特征,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自身的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然而,当前我国扩大内需仍面临不少制约,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财政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堵点仍然较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规划纲要》应运而生。
《规划纲要》出台恰逢其时
当然,结合外部经济环境来看,《规划纲要》的出台也恰逢其时。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当前出台《规划纲要》,一方面源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受疫情冲击较大,特别是第二、第四季度,近期,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接下来如何恢复经济已成主基调;另一方面,近几个月我国出口增速明显下滑,并且,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后续外需疲软已是大概率事件。“综合这两方面原因,后续提振经济更是要苦练内功,依靠自身力量恢复、发展经济,这就需要拼内需了,此时出台《规划纲要》恰逢其时,接下来的重点应该在消费与投资领域。”
的确,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困扰,我国消费市场表现不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39.92万亿元,同比下降0.1%。
外贸市场表现也承压,海关总署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我国出口增速持续放缓,7~10月份,我国单月的出口增速分别为23.9%、11.8%、10.7%及7%。前11个月,我国出口达2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较今年1~10月份13%的出口增速有所下滑,可见,11月当月,出口增速放缓的趋势并未改变。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及其团队则认为,《规划纲要》选择在这个时点出台,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内需对2023年经济拉动作用,提振市场对经济修复的信心。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受国内产业链、供应修复较快推动,外需在拉动国内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过,近期随着美欧经济衰退阴影渐趋浓重,我国出口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预计2023年外需放缓势头将延续。由此,着眼于推动明年经济修复,内需就要及时顶上来。其中,主要是引导居民消费较大幅反弹,提振民间投资信心,《规划纲要》出台意味宏观政策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加力。
仍有诸多制约因素 扩大内需如何再破局
从实际情况来看,扩内需仍有诸多制约因素。王青及其团队认为,当前制约内需主要有几方面因素,包括居民分配差距较大,需要大力提升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中低收入群体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一些居民消费仍需大量进口;有效投资有待进一步扩大等。
这些问题在《规划纲要》中均有对症下药的举措,比如针对居民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又如在投资方面,《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完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包括增加普惠性养老和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完善妇幼健康服务设施、积极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和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机构及设施等。
付一夫则对记者表示,其实,要通过消费扩大内需,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收入问题,应该切实改善目前的收入与分配格局,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毕竟这部分人群才占了国家的大头,只有他们的收入水平提升,整个消费动力才提高。同时,还应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他们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稳中小微企业就稳住了更多人的收入,才能进一步稳预期,改善消费信心。
付一夫进一步表示,另外,当前我国的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因此,政策也应该支持消费市场供给端的全面升级,包括产品研发、创意设计、性能等各个方面,推动新一轮品质革命,这样,最终不仅能升级生产端,也能助力本土品牌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
针对消费供给端升级的相关问题,《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应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进质量分级,稳步提高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全质量认证体系,完善质量认证采信机制。加快建设覆盖线上线下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实施优质服务标识管理制度,促进品质消费等相关措施。
“整体上看,《纲要》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战略规划,具体落实过程中将主要依靠结构性改革来推进。这意味着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到2035年之前,以内需为主动力,我国有望保持年均5.0%左右的较快增长水平。” 王青及其团队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