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做实做细衔接工作,确保“乙类乙管”平稳过渡 | 新京报快评,希望以下做实做细衔接工作,确保“乙类乙管”平稳过渡 | 新京报快评的内容对您有用。
▲2023年1月4日,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呼家楼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正入户为行动不便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据北京日报消息,1月4日,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会议召开,调度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切实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病亡率,进一步提高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强化各环节衔接,全面抓好“乙类乙管”方案细化落实,确保向“乙类乙管”平稳过渡,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此前,国家卫健委公告明确,将于1月8日起,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随着实施日期临近,北京提前要求做好从“乙类甲管”向“乙类乙管”平稳过渡的各环节衔接和方案细化落实,确属必要之举。
对于甲乙两类传染病,《传染病防治法》在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要求。相比甲类传染病,对乙类传染病的要求降低不少。新冠感染本属乙类,但由于其传播力强、不确定风险大、对其了解还不够充分,初期临时采取“乙类甲管”举措亦属必然。
但三年过后,如今将新冠恢复到“乙类乙管”,实际上也只是管理方式的变化,管理的目的并没有发生改变。
维护群众的身体健康,降低重症率、病亡率,是传染病防控的初衷,传染病可以分类管理,但初衷不能改变。因此,在新冠防疫政策持续优化背景下,由于“乙类乙管”在报告时限、传染源管控等方面均有所“放松”,更须用其他方面的“趋紧”,来加以对冲或弥补。这一点,在当前情况下,尤其重要。
向“乙类乙管”平稳过渡,工作重心的有序转变至关重要。过去“乙类甲管”,防感染是重点,认真开展流调、细致划分风险区,严格实施封控隔离等,成为主要工作。但疫情新形势下,防感染已退居次要位置,救治变得更加重要,尤其要把针对急危重症的治疗工作做实做细。
尽管奥密克戎的重症率、病亡率比例较低,但其高传染力导致感染基数太大,重症等绝对数量并不少,降低重症率、病亡率,提高治愈率,才是重中之重。这种工作重心的转变,需要以更优质、更可及的诊疗服务为基础。医疗机构不仅要大幅提升医疗救治能力,而且要做到科学调度、有序分配,确保相对短缺的医疗资源均能用在刀刃上,方能确保向“乙类乙管”平稳过渡。
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倘若没有注重循序渐进,在政策与措施之间,必然会留下罅隙或沟壑,进而导致防疫出现破口与漏洞。唯有让政策措施调整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在管理方面因“放开”所留出的一些空白,需要迅速用服务等其他举措来填补,才能让“乙类乙管”稳步到来,并使民众在变化中感受到更大便捷,在平稳过渡中获得更多安全保障。
向“乙类乙管”过渡,家庭和个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在过去,防控措施比较严格,个人只需遵守防疫管控规则即可。但在当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能切身地感受到,自己才是第一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按照相关指南实施居家隔离治疗,理性储备药品与物资,实施个人健康检测,准确把握转诊时机等,才能确保疫情应对科学有序,让家庭和个人迅速适应防疫新形势。
此外,“乙类乙管”背景下,复工复产将成为后疫情时期的重要工作,包括出入境等针对社会面的管理措施,也将随之变化、调整。这不仅需要事先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在信息发布、宣传教育等方面也需及时跟进,才能确保过渡期的平稳、有序。
说到底,新冠病毒感染恢复“乙类乙管”,是彻底走出新冠疫情阴影、恢复到疫前状态的必经之路。不管转变前后差别有多大,转变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包括防疫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内的各方,仍需勇挑重担。
在此过程中,家庭和个人不仅不能置身于变化之外,而且更应该顺应变化,主动调适。待到这个关键转折点过后,科学的“乙类乙管”秩序建立,疫情势必逐渐趋于缓和,疫情防控就会稳步走向胜利的终点。
撰稿 / 罗志华(医务工作者)
编辑 / 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