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在虚无之处看到美的能力,是孤独赋予我们的财富

时间:2021-01-25 13:48:30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在虚无之处看到美的能力,是孤独赋予我们的财富

文学报很多时候,“孤独”一词所附带的标签是负面的,人们回避孤独,惧怕孤独,用各种方式来远离孤独。社交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属性,而孤独则凸显了人的独立性。为了平抚因为孤独而产生的焦虑感,无数哲人智者曾经把孤独二字当做文章来写,试图带人重新认识这个词汇。

许多日本人,则似乎天生就能领悟孤独所内藏着的意义,并因此在日本文化中发展出“侘寂”这一独特的审美。他们也似乎天生就懂得尼采的那句话:“孤独并不可怕,它是万物的开始,亦是万物的终结。”

先生素描侘寂的文化

LONELY

[日] 森博嗣/文

说孤独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理由是什么呢?

我感觉,即使在经验层面上明白了,想用科学来证明这个理由也是很难的。我不清楚这属于脑科学还是心理学的范畴,我只能确定人类的头脑中存在这样的倾向。这种倾向从过去起就很明显。很久以前,诸多形式的艺术大部分都与宗教有很深的联系。原因除了宗教需要利用艺术产生感动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人们想从神秘事物之中寻求更为崇高的美。这种神秘根本上源自个人的主观意识,遇到不知为何触动自己心弦的事物时,人们就会感觉那是神明力量在起作用。此外,想要选离孤独,也需要借助神的力量。也就是说,人类对宗教的需求,一部分是孤独感引起的。

日本自古以来就有侘寂的文化。日本人从寂寞中发现美的敏锐洞察力可见一斑。在西方,这种文化,尤其是从悲悯之心中发现美的文化,没能成为主流。在日本文化中,古老的事物是美的,飘零的落叶也是美的。在逐渐腐朽的事物中,日本人看到的并不只是哀愁,还有其中至高无上的美的精神。

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对古建筑的修缮都致力于还原当时建筑物的建造状态,但在日本几乎不是这样的。大阪城天守阁

可能京都的金阁寺和日光的东照宫是例外,但总的来说,日本人喜爱的是古旧的风情。比起闪闪发光的金箔原色,日本人更钟爱金箔剥落、褪色后的色调。这应该也是受到了侘寂文化的影响。与金阁寺遥相呼应的银阁寺就是一个具象化的写照,且其并非由银箔装饰而成(此外,正因有金阁寺存在,银阁寺才会出现)。人们从这种一目了然就能看出孤独色彩的对象身上,能够发现美,而这种发现精神,是如何产生的呢?

过程其实是反的。人们首先意识到:“感受孤独的心灵本身就是一种美。”也就是说,追求孤独的态度就已经是美的了。将目光投向古旧之物,将目光停留在腐朽之物上,这种意图本身就是寻找美的心态。这也体现了一种反骨:并非只有豪华绚丽、光彩夺目的美才是美。可以说,这是寻求更高层次的美的精神到达了极致。

发现美的意识

LONELY

古旧之物并不属于自然。自然本身无所谓新旧,而是常变常新的。你现在看到的自然,已经完全不是百年之前的自然了。“古旧”只是对人类造物的形容。同时,它们是现已不存于世的过去的人类创造,会使我们注意到,就算人已消逝,物的价值仍然留存,也会提醒我们,人生短暂。

人终有一死。死亡可算是终极的孤独了。人们会通过孤独联想到死亡。一旦死去,就再也不能与人交谈和见面了。死者独自被永远隔绝在这个世界之外,什么都见不到,也不会有人承认自己的存在。但谁都无法逃避那一天的到来,无论如何抗拒,死神终将降临。

所谓“艺术”,就是将最大的不幸变为有价值之物。在死亡中发现美,可算是这种逆转的极致体现。

请思考一下:和许多朋友吵吵闹闹,喝着酒又唱又跳的时候,你能避逅什么样的美呢?也许会在半路上遇到个令你心动的异性,而发生这种事的概率恐怕也不会太高。

相反,在远离聚会喧嚣的地方,一位独坐在吧台另一端昏暗处的异性忽然闯入视线,这样的人看起来会更美一些吧。

这个例子是我随意举的,也许不够贴切,充其量是小说家人造的美罢了。风雪中的白川乡小店

相比之下,独自一人行走在夕阳西下的乡间小路,或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山顶,或用望远镜望向一片静默、澄澈的夜空时,在那片寂寞和宁静之中,发现那种难得见的美的机会将大大增加。我想,不明白这些的人,可能从未见过真正的美,也没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这大概是那些只会在聚会中追逐异性的人一辈子也无法理解的。

当然,那种人生也很好。但是,人毫无例外都是会变老的,都会意识到那种人生的虚无,都会发现终极的美,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奇怪的是,能从风景中看到美的,几乎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而年轻人大多对风景没什么兴趣。尤其是孩子,即便去看红叶,也会觉得没有意思。大人说:“哇,好美啊,你看,是不是很美啊?”孩子们也不过会无奈地附和下,只为扮演一个“好孩子”罢了。

老年人能从风景中看到美,恐怕也是因为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产生了“这种美景我还能再看到几次呢”的念头。

有了这种多愁善感的情绪滤镜,风景看起来才会美。在虚无之处看到美的能力,是从人生的虚幻无常之中诞生的。

在成熟与洗练中诞生的美

LONELY

这种自然、简单、质朴之美的创造者,是因为具备成熟的心态。很多人在年轻时认为美等同于豪华绚烂、镶嵌金银宝石的装饰,于是争相进行过度的装饰。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在建筑、时尚和工艺品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倾向。

这种豪华的美,对所有人都是一目了然的。道理就是,装饰越多越精细就越费功夫。换句话说,耗费的金钱越多就越高级。衡量标准就如此简单。最终,这种情况不断升级,变得冗余、堆砌、过犹不及,反而显得丑陋。

如此一来,人们应该会思考,美究竟是什么呢?就是费功夫、花钱、做装饰吗?那些东西真能体现出美吗?日式插花崇尚简约之美

对这一问题的反思,使“简单、不加装饰才是美”这种颠覆性想法得以诞生。比如说,在建筑中,将混凝土暴露出来的原浆面混凝土广受欢迎。此外,还诞生了“构造美”一词,力图从力学角度毫无遮掩地展现匀称的造型与骨架。某段时间,甚至出现了一种名叫“骨架”,即能看到物品内部构造的设计。从不装饰开始,到不覆盖为止,就连表面上覆盖的一层都被剥去了,仿佛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金箔和涂装都剥落了,经过风化与腐蚀,内部的基底与本体显露出来。这与从古物中看见美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体现了一种反思;花哨的涂装并不是美,倒不如说是遮盖了本色之美的障碍。

很多现代人都具备这种审美情趣。不只日本人,西方国家的人也开始崇尚质朴之美。过去人们欣赏精确描绘细节的画作,随后又开始推崇印象派的朦胧,其后潮流又朝着更为简单的现代绘画转变。女性时尚也是如此,日本曾经的十二单或古典的礼服也都不再流行了。在这个时代,过度的宝石装饰反倒会被视为恶俗。

现代之美,在过去那些把装饰当作美的人眼里,很明显具有孤独色彩。他们肯定很难理解,如今的人们为何会喜欢那种清寂之物。像这样不了解孤独和寂寞价值的人,也可以说是被那种旧思想束缚了。

从“热闹”到“孤独”的转变,也是一种洗练的过程。节选自

孤独的价值

[日] 森博嗣/著

刘淼淼/译

后浪·漓江出版社

原标题:《在虚无之处看到美的能力,是孤独赋予我们的财富 | 此刻夜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