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0盈利预增50%~70%!中国重汽做对了什么?
近日,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在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之后,那些业绩预喜的公司,无疑将更受外界关注。
2021年1月26日,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披露了2020年度业绩预告,其中显示中国重汽2020年度业绩预喜,净利润及基本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
回顾中国重汽的2020,绝对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在国企混改的利好加持下,企业着力扩内需增产能,不仅实现了业绩的逆势上扬,也进一步夯实了业内的龙头地位。
一连串大项目的落地、投产以及一个个新纪录的突破、超越,无形间重塑了中国重汽的品牌影响力。而随着旗下黄河品牌的脱颖而出,勇闯行业新蓝海的中国重汽,又将在后市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图片来源:客户提供盈利预增50%~70%!中国重汽2020年业绩预喜
2021年1月26日,中国重汽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预告。根据公告显示,中国重汽2020年全年预计业绩同向上升。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中国重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18.35亿元-20.8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50%-70%,扣非后的净利润为盈利17.32亿元-19.62亿元,同比增长50%-70%,表现突出。
此外,中国重汽的基本每股收益在报告期内实现盈利约2.73元-3.10元,同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山东开启国企全面混改的一年。国企混改不仅是国企谋发展、谋进步、谋壮大、谋改革的必由之路,还是政府以及国企监管单位促进国企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山东省公布的国企混改名单中,中国重汽同样在列。2020年9月底,山东重工集团完成了对中国重汽集团的战略重组,潍柴、山推、中通客车、中国重汽、陕汽重卡等品牌聚集一堂,山东重工一跃成为中国商用车市场的领头羊,重卡等产品销量跃居世界前列。
通过山东省层面实施的国企混改,不断促进资源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中国重汽的产业集群效应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重汽越来越心无旁骛专攻主业,而复盘公司在2020年的亮眼表现可以发现,国企混改实际上只是推动企业业绩上升的一部分原因。
那么,让中国重汽业绩逆势上扬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逆势上扬!中国重汽做对了什么?
新年伊始,中国重汽便延续了自2020年以来在股市上的上涨态势。而其持续上涨背后所体现的,正是中国重汽在行业中的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突出,龙头地位逐步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火车跑得快,全靠龙头带。企业“一把手”的决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一家企业的发展水平。
自2018年9月1日挂帅中国重汽集团以来,谭旭光就对集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确立了心无旁骛攻主业的企业发展理念,在主动清理非核心业务的基础上,着力发展主营业务商用车,实现了业绩上的突飞猛进。
在企业文化构建方面,谭旭光引入“一天当两天半用”以及“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等积极向上的文化,激发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针对公司内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谭旭光着力解决解决核心干部年龄偏大、人员流动性不足、机制僵化等问题,在企业的体制机制上实现了从“成本”向“资本”的转变。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被业内人称为“谭大胆”“谭疯子”的谭旭光带领中国重汽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2.5倍加速度。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中国重汽仍然逆势加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2020年12月29日,中国重汽集团年产销突破50万辆发布仪式在济南卡车制造部总装车间举行。50万辆这一数据不仅打破了中国重汽年生产商业车的最高纪录,也标志着中国重汽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实效。
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产量意味着高销量,也意味着市场对其产品的认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多数企业的发展被迫按下暂停键,停工停产成为常态。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重汽于正月初三,也就是疫情防控最为严峻的时刻在业内率先实现复工复产。
率先复工的中国重汽不仅为行业的整体复苏注入了强心剂,还以自身的积极行动,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联动,从而为整个产业链的平稳运行提供压舱石。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跨国公司,中国重汽积极融入“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打通国内大循环,对冲疫情对于海外市场的冲击。
一方面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在主营业务领域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另一方面在具有潜力的高端重卡市场上,中国重汽同样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20年11月30日上午,汕德卡月产销1万辆暨交车仪式隆重举行。这也是继3月份汕德卡月产销突破5000辆后,其创造的又一项月产新纪录。中国重汽的高端品牌汕德卡2020年全年产销突破7万辆,同比增长7倍以上。
通过持续优化升级、精准发力细分领域,汕德卡获得了大量用户的追捧,中国第一高端重卡品牌口碑已经形成,“进口替代型重卡”已成为其品牌的代名词。
11月19日,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投产暨首台车辆下线仪式在该项目总装车间隆重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重汽智能网联重卡一期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新成就。同时他们作为疫情中全省第一个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打响了重大项目建设第一枪。在项目建设投产过程中,创造了新时代的“重汽速度”。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作为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核心项目之一,总投资达150亿元,占地面积3106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此外,凯傲智能叉车和智能网联重卡二期项目已在8月17日开工建设。其中,凯傲研发中心已于11月16日封顶。
据悉,项目将利用新能源、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单一、传统的整车产品升级为新能源、智能网联绿色产品,把中国重汽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品牌。
图片来源:摄图网回溯2020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份,抓住效率就是抓住发展的先机。显然,面对时代发展赋予的机遇,中国重汽率先出击,确立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接下来,伴随旗下黄河品牌逐渐脱颖而出,身处在山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厚植高端新兴产业的风口,中国重汽必然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重塑黄河品牌,中国重汽驶入行业新蓝海
此前,谭旭光曾在公开场合提到“从目前各方面的分析预测来看,上半年商用车和工程机械行业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延续当前的良好发展态势。所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抢抓上半年机遇,大干100天,实现新跨越。”
围绕着大干100天的前进方向,中国重汽提出要加快从营销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型。“中国重汽‘黄河’重卡等新产品导入要确保一炮打响,尽快上量,树立高端品牌形象。
可见,作为曾经民族骄傲的“黄河”品牌,在新发展格局下也将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重汽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做好铺垫。
作为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在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图片来源:客户提供60年前的1960年,济南汽车制造厂试制的8吨级载货汽车成功下线。这款车是当时国内第一代大吨位载货汽车,而这一车型,就是黄河JN150,也是中国最早的重卡。
而在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黄河”这一品牌陷入了沉寂。如何重振“黄河”品牌,也成为时代留给中国重汽的一道考题。对此,谭旭光和他的中国重汽选择推陈出新,以新产品激活具有象征性意义的“黄河精神”。
60年后的2020年9月16日,中国重汽在济南奥体中心正式发布“黄河”牌全新一代高端物流牵引重型卡车。这一代产品瞄准快递、快运、冷链、长途普货等细分市场,着眼用户需求及痛点,基于中国重汽的大数据分析,分车型、分场景完成新一代干线物流车TCO要素定义及计算模型的搭建,从购车成本、燃料费用、轮胎费用、保养费用、维修费用等几大要素出发,进行自主定向开发及创新突破,并融合了最新的技术科研成果。
在物流行业推崇标载化配置的当下,大马力+小速比的配置深受市场欢迎。黄河重卡所拥有的正是这样可以有效应对多种复杂路况的功能。
同时,为减小风阻系数,黄河重卡基于仿生设计的流线造型,联合国内外知名CFD分析咨询公司进行了52轮列车风阻和外流场设计优化,这也成为其产品最突出的特色。
从黄河JN150到新一代高端重卡“黄河”的发布,中国重汽始终走在行业发展前沿,将黄河精神厚植入集团产品文化之中,既不失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又有新兴科技的时尚感。
此外,随着主要生产“黄河”品牌高端重卡和全新一代豪沃TH7重卡的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正在全力建设,未来也将利用新能源、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单一、传统的整车产品升级为新能源、智能网联绿色产品,把中国重汽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