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访谈 >

最高法:严重犯罪即使被告人认罪认罚 该重判仍要重判

时间:2021-02-04 12:48:29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最高法:严重犯罪即使被告人认罪认罚 该重判仍要重判

中新网2月4日电 最高法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刑一庭庭长沈亮4日在发布会上指出,对于认罪认罚案件,法律规定是“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并非“应当”依法从宽处理。对于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如绑架、抢劫、爆炸犯罪,以及社会影响恶劣、各界广泛关注的案件,如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等挑战法律和社会伦理底线的严重犯罪,即使被告人认罪认罚,该重判的仍要坚决依法重判,要通过严谨的审理程序、充分的裁判说理、恰当的刑罚适用,彰显公平正义、回应社会关切、维护法律威严。

资料图:图为最高人民法院。李慧思 摄资料图:图为最高人民法院。李慧思 摄

最高法4日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新刑诉法解释》)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确立的重要法律制度,是《新刑诉法解释》的重要内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已有两年时间,请问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沈亮指出,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确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为了更好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相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切实依法履行好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框架内,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进一步在实体上落实宽严相济、在程序上落实繁简分流、提升刑事司法效能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没有改变公检法三机关之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诉讼中控辩审三方的格局没有变化。各级人民法院要切实履行刑事审判职责,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加强配合、完善制约,坚持依法办案。对于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认真尽责审查,对于依法应当采纳的予以采纳,对于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检察机关不予调整或者调整后仍然明显不当的,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判决。

“今天发布的《新刑诉法解释》第三百五十四条,对量刑建议是否明显不当的判断标准和方法作了指引性规定。”沈亮表示。

二是要始终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宽严相济、证据裁判等法律原则。从2016年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到2018年底在全国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就反复强调,贯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一定要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宽严相济、证据裁判原则,防止定罪把关不严、量刑轻重失衡、程序繁简失当。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就是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综合考虑认罪认罚的具体情况,依法确定是否从宽及从宽幅度,确保量刑与罪责大小相匹配,宽严适度、罚当其罪。坚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是要区分不同性质的犯罪,该宽则宽,当严则严。

沈亮表示,对于认罪认罚案件,法律规定是“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并非“应当”依法从宽处理。据此,结合司法实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重点,应当是案情明了、影响不大、处刑不重的案件,如常见多发的危险驾驶案件、普通的盗窃案件、因民间矛盾引发的较轻犯罪案件,等等。

沈亮强调,对于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如绑架、抢劫、爆炸犯罪,以及社会影响恶劣、各界广泛关注的案件,如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等挑战法律和社会伦理底线的严重犯罪,即使被告人认罪认罚,该重判的仍要坚决依法重判,要通过严谨的审理程序、充分的裁判说理、恰当的刑罚适用,彰显公平正义、回应社会关切、维护法律威严。坚持证据裁判,就是要坚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法定证明标准,不能因为被告人认罪认罚,就降低证明标准,将本应疑罪从无的案件简单从轻处理,要发挥庭审应有功能,特别是要重点对认罪认罚自愿性、真实性和定罪量刑关键事实进行审查核实,确保案件审判质效。

三是要协同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准确、有效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涵盖实体、程序、工作机制多个方面,贯穿侦查、起诉、审判多个环节,涉及公检法司等多个部门,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很强的工作。各级人民法院要加强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增强共识,凝聚合力,最大限度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促进司法公正、化解社会矛盾、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功能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