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春走基层丨生活丰富温暖满满 外来务工者:我在他乡挺好的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春节,许多外地务工人员选择就地过年。浙江义乌是一座有着140多万外来建设者的城市,新春走基层,一起来看看那里外来务工人员的春节故事。
云南的母先生在义乌打工有一年了,这个春节母先生和妻子商量好了就留在义乌过节。
义乌某企业员工母先生:尽量少走动,所以我们选择在义乌过年。
母先生说,过去的一年,对他们一家人来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去年2月,义乌国际商贸城在全国率先恢复经营,可手里拿着海外订单的企业却因工人不足而无法开工,在复市后第五天,义乌市政府复工返岗第23工作小组就出发去云南昭通招工,母先生夫妇就是那次招工后坐着政府的大巴千里迢迢来到义乌的。一年来,他们踏实工作,收入也很稳定,公司还特意给他们安排了夫妻房,今年母先生夫妇响应号召不回家,就是想对社会做出小小的回报。
中欧班列货源企业负责人 施震彬:大家静一下,现在说一下。不回去过年的,市政府有给我们送温暖的,政府会派车过来组织我们看电影,包饺子。
离母先生工作的地方不远的北下朱村,是近些年来义乌的又一个网红地。这里没有机器的轰鸣,却四处可见网络主播的身影。随着社交电商的崛起,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成为新的营销模式,北下朱村最多的时候曾经吸引了5万多名网络主播。
北下朱村村委会负责人:给你送去满满的祝福,你们在这里过年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难,给我们提出来。
一大早,北下朱村委会就到各个商铺送去大红的春联和防疫用品。记者在北下朱村的时候,一位正在录制小视频的中年大姐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英姐:快过年了,家家都得吃饺子,吃饺子少不了用筷子。
英姐是吉林人,之前在老家卖烤地瓜和玉米,因为疫情的关系,小生意不能做了,生活的拮据驱使她走出老家“再次创业”。
英姐:没来义乌之前,我跟我老头俩就在吉林烤地瓜和苞米的,因为本身五十多岁了,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然而年过五十的英姐竟然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学会了写文案、拍视频、剪辑、上字幕。每天回到简陋的租住房里,她就在床铺上借助放大镜剪辑当天的视频。
英姐:有点岁数大了,眼睛有点花,然后学起来在别人看来挺简单的事,在我这就是一个大难题。有的时候做一个视频,做了五六个小时。
在北下朱村做网络主播就要一年了,英姐把心得、经验、文案记满了近三十个笔记本。
英姐:给你看一下,老多了,好多,这都是的。我寻思不管怎么的一段经历,一个过程,过往曾经,毕竟是陪我一起走过来的。
在北下朱,英姐名气不小,商家和主播们都基本认识她,他们说“跑货,就英姐最勤”。为了拿到尽量好的一手的货源,每个商品她都要跑六七个商家,比价格、比质量,不厌其烦。对于年轻主播,一条几分钟可以完成的短视频,她通常需要花上一两个小时才能满意。英姐说,虽然付出了大量的辛苦,但有一次直播还是让她掉下泪来。
英姐:他说话我也没看清楚,然后我就拿放大镜去看,然后他说啥,“你是我见过所有直播中最狼狈的一个”。其实一个人狼狈不狼狈,看你怎么定义。一个人,她吸引人的东西,并不是说她有多么高的颜值,也不在于她有多么多的财富,而是啥,而是她传递给对方的那份踏实、那份信任和那份正能量。
英姐说,岁月的磨砺,已经让自己练就了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目前自己已经积累了1万5千多名粉丝,订单虽然还不算多,但自己不气馁,也有勇气面对。
英姐:只要你有梦想,你肯干,你好好努力,你就能够有可能成功。
春节期间的北下朱村的文娱生活相当丰富,今天市总工会请花艺老师给电商主播们讲授插花知识,英姐也学得兴致勃勃。岁末年底,英姐带货的一款小商品突然成为了爆款,爆发出了出乎意外的销量,这让英姐觉得自己的辛苦有了初步的补偿。
英姐:我爸妈这么大岁数了,也没在城里生活过。我就寻思带着他们上杭州看看西湖,上苏州看看园林,上北下朱村看看我生活的环境。
谈到父母,英姐声音哽咽,她说等年后春暖花开,全国疫情稳定后,希望能带着父母去各地转转。大年夜,辛苦了一年的英姐和一起打工的网络主播们吃了一顿团圆饭,大伙兴致高昂,也把祝福和希望送给留在他乡过节的打工者。
网络主播们:2020,实属不易,2021,扭转乾坤!
(总台央视记者 克明 义乌台 周宇佳)
(编辑 朱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