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SME科技故事
多亏了各种狗血影视剧全方位无死角的宣传,今天恐怕没有人没听说过失忆。所谓韩剧有三宝:车祸、癌症、治不好,而车祸就是为了引出后来的失忆,推动剧情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车祸失忆、摔倒失忆、被人打失忆等等,可谓是一言不合就失忆。而失忆的结果往往非常雷同,都是记不得某个时间点之前的发生的事。
![成龙主演的经典影片《我是谁》就以失忆为主线索](https://n.sinaimg.cn/tech/crawl/32/w512h320/20210226/aa39-kksmnwu1277293.jpg)
这也就导致很多人对失忆形成了刻板印象,甚至认为想要忘记过往痛苦的回忆,可以极端地模仿影视作品中导致失忆的行为,例如撞击头部。
首先,由外力撞击导致的失忆并没有那么常见,另外,更重要的是失忆也并不是只会遗忘过去的某段记忆,反倒有可能没忘记痛苦的回忆,反而记不住变好的现在。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医学上可以把遗忘按照时间方向分为三种,分别是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和进行性遗忘。
![](https://n.sinaimg.cn/tech/crawl/68/w550h318/20210226/3c4c-kksmnwu1283292.jpg)
在影视剧里出现的那种出车祸后失去意识,醒来忘记自己是谁的情况属于逆行性遗忘,是由外力引起的最常见的遗忘。
现实中最常见的是由脑震荡引起的遗忘,比如足球运动员在身体对抗中的撞击,他们可能会遗忘受伤前一小段时间的记忆,不记得自己具体是如何受伤的。
所以逆行性遗忘的定义就是,以导致遗忘发生的事件为节点,延伸到过去的某一个点,这中间的记忆提取失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记不清过去的事。
![时间线段中脑损伤导致的遗忘症](https://n.sinaimg.cn/tech/crawl/677/w550h127/20210226/435a-kksmnwu1278049.jpg)
不过,一般的案例中都不存在永久的脑损伤,逆行时期随着时间而减少,记忆会从远期到近期逐渐恢复,永久丢失的记忆往往只有脑部受到冲击的小段时间窗口,通常不超过1小时。
实际上,对于逆行性遗忘,患者其实失去的是提取记忆的能力,但记忆的片段实际上并没有消失,通过亲友的线索以及脑部的恢复是有很大概率找回记忆的。
![](https://n.sinaimg.cn/tech/transform/98/w575h323/20210226/8fe8-kksmnwu1277674.gif)
这里需要提一提影视作品中的错误,有些作品中主角出现逆行性遗忘后并不是逐渐恢复记忆,而是通过另一次对脑部的冲击突然恢复,就像拨动了脑子里的某个开关一样。
很显然这是一种对遗忘症的误解,脑震荡导致的损伤是会累积的,每一次脑震荡都会当情况变得更加严重,这在很多从事对抗性运动的运动员中已经得到证实,如果职业生涯中受到多次脑震荡,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应当尽早退役。
![](https://n.sinaimg.cn/tech/crawl/54/w550h304/20210226/273c-kksmnwu1278105.jpg)
当然,不仅仅是剧烈的对抗运动才会导致逆行性遗忘,还有很多意外也会带来同样的结果。
2019年6月,在厦门当厨师的李东因为手机坏了,就借同事的手机告知家人,然后第二天就拿着手机出门找地方修,结果这一去就没有回来过。
李东的家人怀疑他误入传销,报警求助,并赶到他的单位,却发现生活用品都没有带走,失踪前李东仅仅带了手机和少量现金,很是离奇。
直到2020年3月,一个流浪汉出现在温州市区的街头,市民报警求助,结果发现这就是在厦门失踪的李东,此时他表示记不得之前的事,最多只能想起2019年6月之后的事,只知道自己拿着手机去找店铺维修。
![李东准备接受检查](https://n.sinaimg.cn/tech/crawl/162/w550h412/20210226/548a-kksmnwu1278184.jpg)
虽然没有搞清楚李东究竟如何失忆的,但是在救助站好好休养了几天后,他的状态明显好转,想起了妹妹的QQ号,工作人员也因此联系上了他的家人,李东也因此与家人团聚。
![李东(左四)与家人团聚](https://n.sinaimg.cn/tech/crawl/162/w550h412/20210226/4f63-kksmnwu1283380.jpg)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逆行性遗忘案例,用最直观方式来说,如果把我们大脑负责记忆的部分比作一块硬盘,逆行性遗忘就有点类似于被误删了特定时间段的文件,但这些文件数据其实并没有被擦除,而是被打上了一个“已删除”的标记,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访问,还是可以恢复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失忆都能够恢复,因脑损伤导致的顺行性遗忘就要麻烦得多了。与逆行性遗忘相反,顺行性遗忘指的是脑损伤节点之后无法形成新的记忆,但可以记得起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
轻度的顺行性遗忘者可能只是比正常人更难记住新东西,类似于健忘(和天生记性不好无关),而重度患者几乎无法记住新事物,以至于生活无法自理,需要24小时监护。
![“职业病人”亨利·莫莱森](https://n.sinaimg.cn/tech/crawl/59/w550h309/20210226/b702-kksmnwu1283459.jpg)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亨利·莫莱森,他在27岁时因严重的癫痫接受了两侧颞叶切除手术(包括海马系统),癫痫的确不怎么发作了,智力、感知力和表达能力都正常,但是却无法记住新的东西。
他记得27岁以前大部分经历过的事情,包括家人的信息,全世界发生过的大事,但对于当下发生的事情,他大概只能记得约20秒的内容。
他可以拿着一本杂志反反复复翻了好几遍,每一次阅读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也可以跟人就两三个问题聊上十分钟,一直在重复讲过的内容,因为他已经忘记刚刚已经讲过了。
![虽然记不得新东西,但莫莱森也因此无忧无虑](https://n.sinaimg.cn/tech/crawl/103/w550h353/20210226/169e-kksmnwu1283510.jpg)
把莫莱森的案例套回刚刚的硬盘比喻里,这种顺行性遗忘就类似于把硬盘锁死为只读状态,以前存下的文件基本不受影响,但却无法写入新的数据。
然而,严格来讲就算是最严重的顺行性遗忘病人,也并非完全无法学习新的东西,医生在对莫莱森的测试研究中发现,经过对特定任务的训练,遗忘症患者的技能熟练度提升与正常人无异,尽管他们主观上坚持自己并不会该种技能。
这种奇怪的现象让科学家对记忆有了新的认识,记忆也有不同的类型,某种记忆出现了问题,并不一定会影响另一种记忆。
![](https://n.sinaimg.cn/tech/crawl/160/w550h410/20210226/dcef-kksmnwu1283579.jpg)
比如游泳、骑车、演奏乐器、说话认字这些技能类的记忆被归为程序性记忆,而一般的遗忘症并不会影响这部分的记忆,受影响的是陈述性记忆,简单来说就是对客观事实和主观经历的记忆。
所以,就算有人忘记了一切,他也并不会真的变成新生儿一样的白纸一张。
有真实案例可以验证,来自英国的克莱夫·韦林患有严重的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既想不起以前的任何事也记不住当下的事物,只有大概30秒的陈述性记忆。
但是他仍然可以正常与人交流,认识某些常见的事物,虽然记不得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也说不出太多乐理知识,但却能够演奏复杂的钢琴和风琴作品。
![正在弹奏钢琴的克莱夫·韦林](https://n.sinaimg.cn/tech/crawl/135/w550h385/20210226/5eaa-kksmnwu1283634.jpg)
记忆是非常复杂的,因此遗忘也是很复杂的。除了上述提到的顺行性和逆行性遗忘,还有进行性遗忘,一般由疾病引起,指发病后遗忘向前后延展,同时伴有其他认知障碍,典型的例子就是阿尔茨海默病。
另外,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常见于物理性脑损伤后,但也可由药物或慢性疾病引起,某些镇定剂会导致较强的顺行性遗忘,但一般在停药后就会恢复。
另有一种由于长期慢性酒精滥用导致维生素B1缺乏而引起的脑损伤,会同时出现以上两种遗忘,若突然发作后及时补充维生素可以缓解,否则会恶化且损伤不可逆。
![](https://n.sinaimg.cn/tech/crawl/76/w550h326/20210226/8fa7-kksmnwu1283692.jpg)
总说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而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三观都与经历相关,当这些经历写入我们的记忆中,也就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
记忆是复杂的,人生也是复杂的。如果认为忘却一段痛苦的回忆才能找回自我,那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抛弃自我。